B01:评论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评论周刊
上一篇

农民种的西瓜如何卖给市民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一周观察

  那一车车溜圆的西瓜,承载了瓜农太多的辛酸和泪水,也折射出中国零散农产品产销上无法回避的尴尬。

  湖南“瓜农之死”事件仍在进一步的调查之中。连日来,公众舆论多集中在对城管粗暴执法的拷问上。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如果没有权力对于瓜农的驱逐,“瓜农之死”就不会发生,而邓正加或将继续奔波在城乡之间,把一个个西瓜从瓜田运到城市的马路和社区。

  也因此,有必要讨论一下,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让农民的西瓜顺利抵达市民手中?易言之,那些零散的农产品如何才能实现其最大化的价值,不至于让农民的汗水白白流淌?

  据当地媒体报道,三四年来,临武瓜农邓正加的西瓜都是自种自卖,在城里叫卖屡遭驱赶和罚款,家属称出事当天,尽管自己不舍得吃早餐,却被城管搬走几个西瓜,还罚了100元。之后,冲突发生,悲剧发生。

  这些细节至少透露出这样一些信息。其一,城市并没有为瓜农出售自产西瓜提供足够保障,相反,却动用行政强力驱赶,甚至横加盘剥;其二,在日益强调秩序、讲求形象的城市里,瓜农的小农产销方式越来越呈现出不适,越来越受到诸多限制甚至伤害。

  这方面的实例并不鲜见,几乎每年都在很多城市上演,此前,郑州、南京等地均曾被曝发生瓜农与城管冲突事件。可以说,那一车车溜圆的西瓜,承载了瓜农太多的辛酸和泪水,也折射出中国零散农产品产销上无法回避的尴尬。

  具体而言,目前在农产品销售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比如,生产过于分散,多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流通半径偏小,多就近出售,很难保障稳定收益;若不想被中间商盘剥、掠夺利润,只能自己兼顾产销;城市并没有针对此类零散农产品提供必要的渠道,小生产与大市场很难实现良性对接等等。

  反映到现实生活中,要么城市临时性辟出一些集中销售点,可以合法叫卖;要么偷偷摸摸地进城,东躲西藏地出售,就像河南中牟一名瓜农自陈的那样,“俺夜间进城躲交警,白天卖瓜躲城管!有时为了卖完一车瓜,得换十来个地方!”听任这种情形持续下去,总是满足于种种临时性的应急之举,则不仅农民的合法收益难以保证,城市市民也注定将很难买到方便、合适的农产品。

  就当下而言,若想实现农产品与市场的更好对接,一方面,必须转变目前这种自产自销的经营方式,提高农户的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另一方面,城市也要考虑在保证基本秩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门槛,拓宽渠道,不仅要建立规模市场,也要允许农户进入社区、街道,自行售卖。

  总之,既要强化政府的规范引导,适应市场的需求;也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劳动,保护农民的正当权益。

  7月18日的《大河报》刊载了一篇小学生作文,文中写道,“瓜农真辛苦,我让妈妈多买了几个西瓜,我希望市民也多买西瓜,让瓜农早日回家。我也希望市里能多安排一些售瓜点,让瓜农夜里有休息的地方。”

  一个正常的社会,不该无视一个小学生的心声;更不该总是让皮肤黝黑的瓜农叹息、哭泣,流泪、流血。

  □胡印斌(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