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书评周刊·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书评周刊·文学
上一篇

慎终追远的寻根之旅

2013年08月0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长江边的古镇》(丛书,已出四册)

作者:王以培

版本:漓江出版社 2013年4月

  【文化散文】

  书评人 王曦

  我曾去中国西部与西方世界游走十年,忽一日来到意大利庞贝古城,在维苏威火山下顿悟觉醒:这里曾被火山掩埋;我的故园,长江三峡的古镇家园即将被上涨的江水淹没。我必须回去,记录现实、历史,为我多灾多难的民族做一点贡献。2001年回国至今,再没有去别处,只一心在“家里”做事情。而想记录淹没区的历史文化,十二年实在太匆忙,太短暂;但相对于我个人而言,还是卓有成效的,它帮助我找回了失去的信仰,心灵的家园。

  王以培系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攻法国文学,翻译过《小王子》和兰波的诗集,发表过数篇小说、散文诗集和旅行札记。这样的背景注定了他骨子里深重的人文历史使命与慎终追远的诗人情怀。他一直是个未曾停歇的行走者,却被异域旅途中激发的回归意念鼓动。为了记录中华民族行将失传的三峡活态文化,更为了重拾民族身份认同的朝圣信仰,循着龙之子孙血脉流淌的方向,王以培踏上了这条永无停歇的寻根之旅。

  好的民族志写作实则将活态的文化从转瞬即逝的命运中拯救出来,让维系民族之根的文化命脉能够在价值观杂陈的当今世界生生不息地延展。《长江边的古镇》系列正是王以培以十二分的民族热忱和屈子情怀谱就的寻根巨制。王以培对这种活态文化遗产翔实的民族志式记录,以及散文诗般的优美笔触,皆使那些蜗居在现代都市,与文化之根疏离已久的城市浮游者们感受到来自长江古镇的清新空气。

  所谓“圣地”,就是信仰的依托,心灵的归属。那些承载着深重苦难与深厚历史的亲切故园,那些从容淡定、坚韧勇敢的三峡移民,那些余韵悠远、历久弥新的民谣传说,皆使在都市快餐文化中窒息的我们,重新寻得自己的信仰。跟随王以培踏上朝圣之旅的我们,亦在行走中重新回归,找寻心灵的家园。正如王以培在采访中谈到的那样,“那些沉入江底的家园,古镇村落,烟雨楼台,亲人墓地,正是我的圣地、我的信仰,我的根基。”

  本系列共有四本,在第一本《白帝城》中,分“冬藏、春祭、秋收、夏声”四卷,小标题所选用古地名与二十四节气名,蕴含诗意别具一格。作者对鱼嘴、扇沱、涪陵、珍溪等现代地理地图上已不复存在、行将被江水永远埋藏的古镇进行了历史人文地理的拾遗钩沉,民谣歌曲、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这些与民族之根紧密相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旧存活在三峡老一辈人的记忆中。《江有汜》题目出自《诗经·召南》,分两部分:《水位139》以日记体式实访宜昌、巫山、奉节等三峡古镇,对三峡地区水位涨到139米时,长江两岸在这一特定时刻风貌的真实再现;在长诗《新田白水溪》中作者以屈子之情行吟泽畔,表达华夏子孙与行将失落的故园难割难舍的文化依存感。系列中的第三本《沉沙》取杜牧《赤壁》诗中“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慎终追远”的主题贯彻始终,王以培力图将这样一种历史厚重感注入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书中三峡古镇里饱经历史风霜及岁月磨砺的老人们所展现出的一种灵魂的密度和生命的韧性正是现代都市中的无根者们所缺乏的。《河广》是本系列中的最后一本,是作者从长江古镇归来后,回想十几年寻访,仍旧魂牵梦萦,于是再次踏上旅途,抒写重逢故园、重遇故人的所见所感。相比之前的三本,经历了十余年行走、写作思索的王以培在这本书中表现出更深刻的人文追思,重重叠叠的已不是江水,却是心血泪水。

  王以培在采访中表示:“我只是一个平凡的生命,只是庆幸自己因喝长江水长大而获得洁净的灵魂;因属于一个神圣的民族,血液里流淌着高山流水;仰赖天恩祖德,生来心里含着‘通灵宝玉’——其实我的民族,我的亲人、我的兄弟姐妹谁不是这样呢?只是很多人忘了这些,丢了记忆。” 文化系统性衰落的风险必然与文化传统的遗失同步,中国的知识分子这100年来,总是认定西方的某一种价值观就是他的生活的“别处”,而很少从中国、从自己故乡、从个人经验的立场上独立地思考他是如何生活在世界上的。

  从王以培《长江边的古镇》系列丛书中,我们能清晰感知一种人文主义的历史使命:一种勾连历史故国与现代中国的尝试。在普遍处在现代性焦虑与文化断层的当代中国社会,这种注重文化延续性的尝试弥足珍贵。这样一种从文化源头去发掘活态文化遗产,进而保存中华文化特异性、注重文化延续性的寻根之旅,帮助我们了解到这是怎样一个民族,作为该民族子孙的我们仰赖什么立于天地之间,让自己在精神上达到自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