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书评周刊·天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3:书评周刊·天下
下一篇

让技术冲击教育

2013年08月0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在美国波特兰市一家小学,一名四年级学生在使用电子屏幕解数学题。
《三度空间:整合技术、教学法和变革知识》

迈克尔·弗兰(Michael Fullan)著

Pearson出版社 2013年7月

  我做了多年的教育技术工作。对我们这一行来说,这是个大浪淘沙风云突变的时代,我们生而逢世。但对诸多教育者来说,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一些。下一波技术的到来,好比黑夜开车,后视镜里能看到有车驶来,但是无法知道是什么车子,只知道不断向自己靠近。

  被“技术焦虑”困扰的教育者

  这种不确定性和焦虑感,困扰着当今好多教育者。从事技术的工作人员和老师之间大体上存在两种文化。很多老师是内容方面的专家,对于技术有着一种抵触情绪。这一点和“自治权”有关。过去教学,三尺讲台三寸不烂之舌即可,老师往教室里一站,一切尽在掌握,皇帝老子都管不着,这种自主权至为难得。现在不少学校很现代化,技术使用普遍,比如中小学普遍使用智能书写板,还有网络空间与家长沟通。大学多半使用课程管理软件。这些工具的使用,迫使本来可以单打独斗的老师,感觉自己开始“受制于”技术支持和管理人员,教学突然变成了团队的合作,这使得他们不大舒服,就好比家里后院被人入侵了,虽然“入侵”者或许只是来搬家、装修或者提供某种服务。

  关于教育中技术运用的讨论,容易误入“是教育主导技术”,还是“技术主导教育”这种是马拉车还是车拉马的讨论。过去,主流的说法是“教育主导技术”,认为技术不过是“工具”,是服务于教学的。这种工具论说法很能平息老师的愤怒。但是渐渐地,随着“干扰式革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一说的流行,技术带动教育改变的说法也越来越有市场。技术至上论者开始觉得技术能改变庸碌的教学,从而贬低教学者所能起到的作用。两种说法都有严重的弊病和不良后果。

  加拿大教育学者迈克尔·弗兰(Michael Fullan)今年写了一本新书《三度空间:整合技术、教学法和变革知识》(Stratosphere:Integrating technology,pedagogy,and change knowledge),打破了是技术还是教育主导的这种二元化争论,而让人看到当今社会的教育系统化改革,离不开技术、教学法和系统化变革的整合。换言之,这不是教育、技术之间谁高谁低的争论,而是系统地、蓄意地试图将技术、教学、变革,整合成一三套马车。和单纯主张教育或者技术主导者不同的是,弗兰认为教育真正的改变,是“利用技术的教师”(teachers with technology),而学生则是第三个合作伙伴。

  既然变革无法阻挡,不如早做规划

  他这里说的“变革”,是指那种我们规划下的变革(planed change)。不管我们同意与否,变革都会发生,只不过规划好了,会减少成本浪费,缩短过渡期,少些折腾,少引发抵触。在实施变革的时候,通常人们会去找那种最容易摘的矮枝子上的果子,比如教育界很喜欢改变测评方式,却不管测评是否和学习挂钩。作者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创造“诱惑得让人抵挡不住的”学习体验(irresistibly engaging learning experience)上,这包括让技术进一步泛滥起来。和诸多抵制学校使用技术的学者相反,他认为技术挡不住,也不能去挡,而是应该普及且深化使用,让其为激励学生效力。

  书中提到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有助于开拓我们的思维,比如他提到了“代际关联”(intergenerativity)。过去我们总喜欢根据年龄对技术使用者进行划分,不大会技术的老年人被称作“恐龙”,而那些90后00后,仿佛和他们活在两个世界,相互之间如有铜墙铁壁相隔,老死不相往来。其实两个群体应蓄意交错起来,比如让年轻人教老年人,这能让不同年龄段的人打破代际鸿沟,促进理解,同时促成了学习。

  书里说得更多的是如何将技术、教学、变革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比如使用“隐形介入方案”(stealthy intervention):不是老师给学生开学习处方让学生接受,而是让学生“参与制定方案本身”。老师的角色,也不再是那种“传授”的角色,而在学习的变革当中,充当“变革的触媒”(change agent),对学生的帮助是帮他们识别(recognizing),给他们鼓励(encouraging),给他们引导(facilitating),帮他们拓展(stretching)。技术给这些教学的变革提供了很多机会,比如我知道很多学校,老师布置作业时,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索空间,比如让学生制作电子故事(digital story),让他们制作自己的电子档案式作业(e-portfolio)等。

  作者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思路。比如:“使用更多的同伴学习”,“让学生而非老师成为课堂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向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等。除了优化教学法,提高激励之外,书中也略略讨论了“学什么”的话题。比如学习要教人“思维的方法”(ways of thinking),“工作的方法”(ways of working)、“工作的工具”(Tools for working)等。

  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但 为我们对教育和技术的思考,开启了一些新的思路,让我们看到了技术和人共生、相互影响又相互依赖的生态。但是弗兰也没有一味吹捧技术。比如他质疑一些人认为技术能提供自由和思想解放之类说法。 如《网络幻觉》(The Net Delusion: The Dark Side of Internet Freedom)作者莫罗佐夫(Evegeny Morozov)所言,一些威权式政府一样善于使用技术,比如“用娱乐来控制人民代价更小,且不显得那么残暴。”确实,而今,互联网技术导致了色情泛滥,但技术的潮流,却冲刷不到教育这块龟裂的土地。但这也恰恰说明,教育的天地大有可为,值得信息技术界去开发。

  □南桥(专栏作家,英语文学译者,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多年)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