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论
新华社记者在哈尔滨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办事大厅办业务,各种排队等候,耗了2个多小时;但在一领导来检查之前的半分钟内,13个服务窗口全开(此前只开4个窗口),15分钟内办完等候的业务,一办事民警还小声对同事说:“没号了,怎么办?”
领导不来,办事的市民苦苦排队,却无可奈何;领导一来,办事速度“神一般的提升”,还唯恐办事市民不够多。类似这样“领导来了”的故事,绝非个案。这种怪现象也不难理解,领导往往能决定办事人员的前途升迁、福利待遇,办事群众最多不过嘴上抱怨。从人的逐利本性来说,“做给领导看”当然比给“做给民众看”来得“划算”。
只是,这种不难发现破绽的瞬间“变脸”,为什么在迎接领导考察时屡屡被使用,首先要追问的,还是领导视察的方式。如果只满足于“看上去很美”的表象,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领导愿意多花点心思、多走访问政于民,下面办事人员想必也不敢这样公然造假。
当然,要督促政府部门办事作风的根本转变,不可能仅靠领导的检查监督,而是要转变公务人员的考核评估机制。现在很多银行的办事大厅,都设有满意度评价的按钮,客户每办完业务,可以对办事人员进行满意度评价。去政府办事大厅也有一套评价机制,由民众打分并公之于众,那相关部门行业人员还敢怠慢吗?
□敬一山(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