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书评周刊·在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书评周刊·在读
下一篇

经典堪读亦堪忧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出版视界】

  近日,商务印书馆等承担的“世界历史文库”正式出齐,相信能读完全部76种的读者,寥寥无几。

  这套丛书两点给人印象深刻:首先,《秘鲁史》《苏丹史》等“小国史”特别精彩,因为相关书籍太少;第二,虽是通史,却别有一番滋味。

  国内的通史,往往预设了这样的一条情感线索,即:祖先很牛,后人很衰。这固然可以抚平挫折感,但在不知不觉间,让读者失去了平常心。所以读国内通史多了,常有神话过去的冲动,总想穿越回去,替古人行事。世界在望向未来,我们却望向过去,不是赞美三代之治,就是缅怀大宋王朝,甚至把人格也寄托在上面,令历史成了需要捍卫的价值观。

  “世界历史文库”的难得之处,在于它的平静与从容。

  一般来说,真正的强者才会示弱,真正的智者才会反省。比如《英国史》,上古部分的介绍匆匆而过,在我们尧舜禹辈出的时代,英国居然没有什么顶天立地的英雄,作者却不以此为耻,甚至不屑从传说中挖掘出几个奇迹来。再比如《法国史》,《大革命》一章平实到冷漠的地步,既不抒情也不感慨,甚至没有辩护的冲动,难道作者不知道法国大革命对人类史的巨大影响吗?难道他不知道当代政治文明中,法国先贤们的贡献吗?可行文中居然找不到“伟大”“正确”之类的字眼。

  历史不可能百分百的真实,与其说我们会从历史中得到教训,不如说是感受不同的文明:谁是夸张的,谁是平实的;什么是虚荣,什么是骄傲;谁想把你拉入其中,谁想让你获得自我……通过对比阅读,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差异。

  这要算是个不小的BUG:在历史陈述中,我们习惯于饱含激情,直接跨入到历史的具体情境中,似乎真有一个永恒真理将我们与过去连接在一起。这使我们忽略了,历史主义本身带有反理性、反启蒙的一面。

  历史本身是碎片化的存在,在历史中,不存在物理学那样对称而完美的规律,所谓真相与法则,其实无法证真。这就是为什么,当历史解释凌驾于一切解释之上,则进步与发展就会被遮蔽,人们会沉入宿命感中,难以自拔。

  毋宁说,历史是一台巨大的含混器,一旦我们丧失了其他视野的参照,就会被它丰富的琐碎而征服,从而变成垃圾信息的拥趸,并在自我圆满的幻觉中,丧失现实感。

  中国的史书往往从求证出发,看多了,常被获得知识的乐趣所绑架,不自觉地走进冗余信息的世界中,而外国的史书则往往从问题出发,从中能得到理性的训练。对比来说,前者将收获反对,后者将收获批判,乍一看,似乎相同,其实相反:会反对而不会批判,将在立场的道路上越走越偏执,会批判而轻言反对,方能海阔天空。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世界历史文库”是一套入门类的教科书,其主要价值在于帮助读者形成对某国史的整体感觉,但在当下的氛围中,仍可看成是一份难得的营养品。

  当然,该文库也有一些遗憾,比如前言部分太过单薄,有的干脆没有前言,此外,《俄国史》所选版本有些草率。

  值得思考的是:花这么大的力气,引进这么多国别通史,是否有点费力不讨好?这些书在国外多是几十年前的出版物,很难体现当下的史学成果,作为基础读物,启迪价值有限。这种追求经典厚重、忽视实际应用的引进,是否应有所调整?

  我们在翻译介绍外国史学创作时,长期存在着重专著不重论文、重通史不重专题史的问题,我们很难读到最近10年国外学者的研究,不知道他们当下的关切,只好将人家10多年前的想法当成新东西。

  追求大而全,忽略小而精,这就犹如闯进了珠宝店,却不去拿钻石珍珠,反而把人家的玻璃展柜给搬了回来。架子是有了,却没有真东西。

  盲目引进会给学术腐败带来机会。这些年来,多少国外二三流学者的书被翻译过来,被我们吹成大师巨擘?炒红了他,则他的中国弟子身价自然水涨船高,这种把戏之所以百试百灵,恰好说明我们与世界沟通依然太少,对人家当下情况太无知。

  不懂得人家是如何创造出经典的,搬回再多经典,意义也有限。“世界历史文库”固然是里程碑,但它已经过去,未来还需探索一条新路。□唐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