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评论周刊·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评论周刊·专栏
下一篇

内地学生的优越感

2013年09月2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高俊夫

  ■ 大学小言

  赴港就读到底合不合算,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很难一概而论。我关心的是两点:第一,此举使得香港各大学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第二,考生们用脚投票,有可能倒逼积弊丛生的高等教育进入改革通道。

  若你今天到访香港各大学,肯定会注意到一个现象——校园里到处飘荡着普通话。这在二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你在校园里用普通话问路,都不见得顺畅。九七回归后,随着国家认同的日渐提升,以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港人学习普通话的越来越多。现在上街,你用普通话问路或购物,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公务员有专门的培训与考试,就不用说了;商场里的营业员,因内地游客购买力超强,也学会了刻意卷舌的普通话。

  大学的情况不一样,两文三语(英语、普通话、粤语)均可用,日常生活中,本地学生更习惯于用粤语交流。那么,洋溢在校园里的普通话,基本上是来自内地学生或访问学者(台湾学生也有,但数量少)。

  二十多年前,我在中大访学时,已有若干理工科研究生来为经费充裕的香港教授“打工”了。但使得校园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因为招收了内地的本科生。1998年秋季,28名内地生入读中大,开创了香港各大学招收内地本科生的先河。据《中大通讯》419期(2013年6月4日)称:“这些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内地生南来,逾二千三百人完了大学梦,跨出校园,或是赴海外深造就业,或是回内地工作,或是留港发展,追逐另一梦想。”无论哪所大学,都能找到值得夸耀的毕业生,问题在于整体水平及就业前景,这决定了其能否“可持续发展”。

  港中大从1998年委托北大、复旦代招28名新生,到2002年招60名,2004年招200名,今年更是将招生范围扩展到青海、西藏、新疆等31个省市自治区,录取了302名新生。步伐如此之大,是因每年参加面试的教授都称,生源实在太好了,出乎他们意料之外。这里有中央政府政策上的优惠(零批次录取参加全国统考的学生),也与国人对于香港大学的“美好想象”有关。

  十年前,结束在台湾大学的讲学时,我曾接受媒体采访,称台大学生风流蕴藉,北大学生气势如虹,可谓各领风骚。但据我观察,同一代人中,智商差别不大,从两千多万人中选出来的,与从十三亿人中选出来的,还是不太一样。要说本科生的聪明程度,北大在台大之上。香港只有七百万人口,选择的余地本就有限,加上不少优秀学生负笈欧美名校,因此生源问题一直是香港各大学的心病。如今,因内地考生的大量涌入,这块短板得以迅速提升。

  赴港就读到底合不合算,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很难一概而论。我关心的是两点:第一,此举使得香港各大学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第二,考生们用脚投票,有可能倒逼积弊丛生的高等教育进入改革通道。

  香港各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另当别论)中,内地生所占比例其实不高(以港中大为例,大约十分之一),可为何感觉上校园里四处充盈着普通话?这或许是生活习惯问题,内地生因远离家乡,喜欢三五成群,一路上欢声笑语。香港学生或不住校,或周末回家,即便在校园里,说话也比较小声。

  这朗朗笑声背后,投射着某种时代的影子。香港人嘲笑“表哥”、“表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挤满奢侈品店的大陆游客,被半奉承半讥讽地称为“强国人”。而就读港校的内地学生,因学习成绩不错,经济上也较为宽裕,故不再胆怯,不再羞于表达,不再看周围人脸色办事,这自然是大好事。可另一方面,那种隐约透露出来的优越感,却让我有点担忧。最直接的表现是,不再渴望了解香港、香港人及香港文化,也不急于融入周围的环境。(26)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