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书评周刊·儿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1:书评周刊·儿童
下一篇

除了法布尔,还有“酷虫学校”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酷虫学校》拼音注音版,作者/夏吉安、吴祥敏,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夏天最快乐的事,是白天将蜘蛛网缠绕在竹竿上捕蜻蜓,夜里将萤火虫放在玻璃瓶里四处游走。孩提时,地里的蚂蚁、蚯蚓,树上的螳螂、知了,都是玩耍的好伙伴。

  我对昆虫的兴趣随着进城就慢慢消失了。城里最多的昆虫是蟑螂、苍蝇和蚊子,它们都是人们千方百计消灭的害虫。不过,看了这套《酷虫学校》,我对那些曾经十分厌恶的虫子居然没有那么讨厌了。

  《酷虫学校1》的第一章,丽蝇老师推开门进入教室,一只巨大的粪蛋旋转着飞向她的大头。啪嗒!丽蝇老师从天花板上一跃而下,躲过了那个大大的粪饼:“你们还是放弃吧,看到我后背和四肢上的这些黑毛了吗?不管什么东西想要靠近我,它们都能感觉到,我都不用睁开眼睛。嗡嗡嗡。当然我的眼睛就更厉害了,背对着你们我都能看到你们在做什么。”丽蝇老师凭着一身绝技,躲过了初一,却没躲过十五,下课后,传出了她被蜘蛛同学网住吃掉的噩耗。

  可怜的丽蝇老师出场的这个情节让我想起了早年看过的《逃学威龙》系列电影和现在流行的各种校园漫画。老师和校长经常成为整蛊对象,学生们使尽各种招数对付他们。在作者精心构建的酷虫学校里,各种各样的昆虫一一登场。校方成员有蝗虫校长、丽蝇老师、彩臂金龟老师、蝼蛄老师、金凤蝶老师等;昆虫班成员有鹿角虫、屎壳郎、瓢虫黑点点、星天牛、龙虱、象鼻虫、虎甲、狼蛛等等。

  酷虫学校其实是一个险恶的动物江湖。长着人形脸、虫子身体的老师同学们,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打斗、暗算、偷袭、诈骗、下毒,昆虫世界里的食物链条,在学校这个半封闭的环境里一一展示还原。校长老师们得时刻防备着这群目无尊长、野心勃勃的学生们。而我则在这些乐趣无穷的故事中,顺带将这些昆虫们的名称、习性记住了。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儿童科普读物,多为引进版图书,比如小小牛顿科普馆、DK儿童百科全书,以及各种版本的法布尔《昆虫记》,等等,原创的畅销科普读物极为少见。《酷虫学校》是近期较为流行的原创科普读物,明年还将走出国门由瑞士出版社推出。两位作者是一对夫妻档,一位负责绘画,一位负责文字。他们并不是动物学学者,专业知识来自于大量的阅读,专业把关人是好朋友、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晔。

  在书稿完成后,刘晔花了一个月时间审读,指出了很多常人容易犯的错误。比如,一般人都认为蜜蜂有蛰针,其实应该写成螫针。有一种昆虫叫大田鳖,父亲会把卵背到背上去孵化。书里的一个情节是,一个大田鳖好爸爸,把卵整天背着。刘晔看了之后指出说,这一类昆虫里面,还有一种叫负子蝽,网上的一些资料不是很准确,说大田鳖又叫负子蝽,其实它们俩是同一科里非常相近的昆虫,负子蝽会把卵背在背上,大田鳖会把卵产在水里的叶子上。于是,文字作者吴祥敏就把情节改成大田鳖在叶子上照顾孩子。

  昆虫世界里的爱恨情仇,在法布尔的笔下当然有更真实、仔细的还原。比如书中广受小朋友喜爱的屎壳郎,在法布尔的笔下,除了描述人人皆知的食物天性,还会探索其葫芦形产卵粪球形成的原因,让人对大自然造物的智慧感叹不已。这也许就是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科学家的文章,高于纯粹知识介绍性的科普读物的地方。不过,作为国内难得一见的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童书,《酷虫学校》的原创意义,已经凸显出来。

  新京报记者 邓玲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