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书评周刊·生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书评周刊·生活
上一篇

追求平等又喜欢高人一等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人们大都习惯于拿自身需要的满足状况与周围其他人比较,如果发现他人的满足水平超过了自己,就会想方设法使自己需要的满足水平提高到他人之上。

  我们可以看到,不论什么样的平等观,在本质上都是为平等寻找出路,也是为现实存在的某些方面的不平等做合理性的阐释,都有其进步性,也有其局限性,都没有能力真正消除现实的种种不平等。于是,人们试图“顺藤摸瓜”,去寻找不平等的源头和土壤,从“根”上来解决不平等的问题。卢梭研究了人类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指出人类的进步史也是人类的堕落史,因为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即加深一步。而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从人需要别人帮助之时起,从有人感觉一个人拥有两个人的生活必需品的好处之时起,平等就消失了,财产就产生了,劳动就变得必不可少了”。18世纪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巴贝夫认为,社会的不平等是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支配和继承的结果。马布利认为,财产共有制是符合人人都能够永远幸福的社会真正目的的唯一的制度。罗伯斯比尔开出的“药方”是财产和劳动的共有。认为平等地分配劳动和义务,公平地分配共同财产和享受教育,乃是一个社会制度的真正目标和完美体现。而马克思不仅为根治不平等开出了“科学药方”,而且提出了更具体的“技术路线”。他老人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最佳平等关系,是每个社会成员不管对社会的贡献如何,一律按照个人的要求获得自己需要的满足。既不是结果平均,也不是过程同一,而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他给出的“技术路线”是公有制和按需分配。凭着这服“药方”,马克思成了20世纪最著名的治疗社会不平等的伟大导师。

  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用了这服“药方”的社会并没有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财富公有了,平等还是滞留在“乌有之乡”。而且,那些积极推广这服“药方”的“大夫”、“郎中”们,其自身也没有去掉追求自身“高人一等”的癖好,照旧喜欢人们“拍马屁”,依旧喜欢“华盖如云”,仍旧喜欢对臣民“皇恩浩荡”的感觉,依然把享受特权当作理所当然。每个人的地位及发展不仅以财富的数量和帮助或伤害他人的能力为基础,也以人的智力、美貌、力量为基础,还以人的功绩和才干为基础。

  问题在于平等和制造不平等都是人的心理需要。至于这种心理机制是如何形成的,是不是财富私有的伴生物,尚须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从现象上看,平等思想是社交的基础,是对不幸的人们的慰藉。平等能够减轻弱势地位者的压力,保持其人格的完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平等是人类的理想之一。但人更希望与地位高的人平等。人们大都习惯于拿自身需要的满足状况与周围其他人比较,如果发现他人的满足水平超过了自己,就会想方设法使自己需要的满足水平提高到他人之上。一旦在这个“水平”上稳定下来,他就会选择更高的参照标准,如此不断重复,永远不会满足。这就是制造不平等的“爬楼梯”式的心理攀比机制。这种机制会激发人的野心,增强人的进取之心,促进社会科技创造与财富的增加。但是,这种机制的致命弱点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滋生贪得无厌、狭獈自私的肥沃土壤,不能使人安宁与幸福。个体面对强者,希望与之平等;面对弱者,又要保护自己的优势,显摆自己的优势地位。人类社会就像水一样,没有落差,则宁静平和,却没有生机与活力,时间久了,还会腐烂变质;而落差过大,又会冲毁周围的堤坝根基,泛滥成灾。

  据《解放自己》摘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