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专栏/漫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8:专栏/漫画
上一篇

叔嫂共和保平衡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 突破宿命(13)

  19世纪50年代,全世界都在议论大清国崩溃后如何善后,几乎没人相信这个政权能够挺过巨大的危机:内有太平天国席卷大半个中国,外有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尤其是咸丰皇帝不久去世,将权杖留给了年仅6岁的同治皇帝。

  但是,这个政权却在关键时刻熬了过来,并在同治、光绪和宣统连续三任小皇帝(所谓“弱主”)手上,挣得了半个世纪的寿命,甚至取得了“同光中兴”的不错业绩。一个为后世普遍忽略的重大制度变革,发挥了重要的稳定作用:这就是叔嫂共和的“一国两制”,即两宫太后的“垂帘听政”制度,与恭亲王的“亲王辅政”制度同时并存。

  这两种制度,虽然史有先例,但都是权宜之策,并不符合大清“祖制”,更不符合中国传统的防止君权旁落的基本准则。自古以来,后宫、外戚干政都是正统朝廷所不容许的,而且,“垂帘听政”很容易激发人们对武则天称帝的无限遐想。至于历史上的“亲王辅政”,大多都演变成为篡位的悲剧,在通往最高权力的台阶上,这些血缘高贵得离帝座只有一屁股之遥的亲王们,其实是睡在身边的、最为危险的政敌。

  在当时条件下,“垂帘听政”和“亲王辅政”成为大清国唯一的选项,而且,为了防止出现武则天或多尔衮,在皇帝足以亲政前,这两种体制必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这种“叔嫂共和”的权力格局,在清初的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的搭档中,已经有过试点,积累了实践经验。如今,慈禧与慈安两宫太后既不如孝庄那般具有运筹帷幄的能力,恭亲王也没有多尔衮那样一句顶一万句的威望,实力对等的前提下,真正的权力分享与制衡便得以成型,并且日益固化为“一国两制”,成为晚清高层权力架构的主旋律。即使在恭亲王被贬的“甲申易枢”(1884年)中,也并没有出现后世主流史家所说的太后专政局面,无非以醇亲王奕譞顶替了恭亲王奕,醇亲王去世后,则是庆亲王接替,依然是亲王辅政。到了宣统朝,则形成了摄政王载沣与隆裕太后的“叔嫂共和”局面。

  纵观清史,孝庄太后/多尔衮、两宫太后/恭亲王奕、慈禧太后/醇亲王奕譞、慈禧太后/庆亲王奕劻、隆裕太后/醇亲王载沣,成为5组“叔嫂共和”的搭档。

  这种“叔嫂共和”的“一国两制”,不仅形成了皇族与外戚之间的微妙平衡,并且在晚清内忧外患的惊涛骇浪中,维持和保障了最高领导层的“圈内民主”,为保持中央政权的基本稳定、凝聚作为统治基础的清朝贵族,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个高层都缺乏国家管理及危机应对经验,尤其需要群策群力,这个制度设计在客观上起到了凝聚“三个臭皮匠”的作用,避免一言堂,这至少可减少出错、尤其是出现重大失误的几率。

  由此观之,晚清赢得最后50年寿命,或许堪称制度变革的红利。

  □雪珥(改革史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