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书评周刊·天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4:书评周刊·天下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封英国人致美国的情书

2013年11月0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书关注】

  素以文笔挑衅著称的英国专栏作家A.A.吉尔(A.A.Gill)越过大西洋,成为最新出炉的美国特色的记录者。出生于苏格兰、大多数时间定居在伦敦的吉尔是访问美国的常客。在多次美国之行中,他逐渐对大洋彼岸那个有近亲关系的家园心生倾慕,为其种种离经叛道之处申辩。在新书《致爱美利坚》(To America With Love)里,吉尔赞颂了美国与生俱来的宽广胸怀,没有自负和迂腐的传统,人口的多样性令人眼花,创新精神令人称奇,这一切反映在枪支、摩天大厦、电影、私酿酒等美国标志性的事物上。书中引人入胜地描述了林肯遭暗杀、“猴子审判”(Scopes Monkey Trial)等历史事件,牵涉的耳熟能详的人物,在吉尔博学而平易近人的笔触下,形象丰满,跃然纸面,凸显的深邃、放肆的幽默、扼腕的伤感,风格多变不一。整本集子结合回忆和对美国历史及制度的观察研究,在叙述对象面前,作者未表现出屈尊俯就的优越,也未只满足于津津乐道的轶事奇闻;在美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中,在其热衷演讲和辩论的爱好中,在其拒绝尊奉过去而尊奉未来希望的实践中,在其疯狂的多元性和冲突及野心中,吉尔发现了某些崇高升华的东西。这本书是一封热情洋溢、充满文学色彩的情书,写给一个在世界史上依旧独一无二的地方。

  乔治·奥威尔是二十世纪英国最勇猛的反极权主义文学战将,其二十卷本作品全集的编者之一彼得·大卫森(Peter Davison)撷选了他部分富有代表性的书信,编纂成《乔治·奥威尔:信中的一生》(George Orwell:A Life in Letters)。书中收录的信件,仅有极少几封可追溯到童年时的埃里克·布莱尔(奥威尔的本名),而他在缅甸当帝国警察期间——亦是他形成反殖民主义和社会主义观点的时期——写的信,一封也没有。这本书信集真正始于1934年,三十一岁的他以笔名“乔治·奥威尔”出版了《巴黎伦敦落魄记》后不久。其中大部分信是奥威尔本人写的,但有些历史记录的空白由其他人的信件填补。第一任妻子艾琳·奥莎丝尼特(Eileen O'Shaughnessy)的信尤为珍贵;这些信比出自作家本人之手的更加生动,揭示更多私生活细节,让读者得以近距离窥视夫妇二人的居家生活和时而令人忧虑的关系。总体而言,除了提到继子时的饱含深情和1946年写给伦敦邻居安妮·波帕姆(Anne Popham)的几封情绪激动的信之外,奥威尔的信呈现一种干脆利落、公事公办的风貌 。对于《动物农场》和《1984》的创作,信中只有只言片语,重要的非虚构作品《通往威根码头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也仅一笔带过,但另一方面,这些书信明确传达出奥威尔坚定不移、坚守原则的政治立场,特别是他对朋辈左派人士持双重标准的强烈厌憎。

  约翰·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的万人迷总统,著作丰厚的大众历史学家瑟斯顿·克拉克(Thurston Clarke)在新书《肯尼迪的最后百日:一个男人的蜕变和一位伟大总统的诞生》(JFK's Last Hundred Days: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Man and the Emergence of a Great President)里提出,这位政绩普遍受学者低估的魅力总统,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展现了身为杰出政治家的风采。书一开始写到1963年8月7日,杰奎琳诞下一个早产儿,婴儿的夭折拉近了这对夫妇的关系。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关注肯尼迪的私生活,并没有避言他众所周知的性欲求和多病缠身的健康问题。在政治方面,这一时期里通过了第一个禁止核试验条约,可惜肯尼迪向国会提出的内容激进的民权议案和降低美国自二战以来的高税率的减税议案,由于时机等问题而受阻。克拉克用事例说明,常感苦闷不得志的三年在位生涯,给了肯尼迪宝贵的经验教训。谁都说不准,假如他没有遇害会发生什么,但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个具有强大感染力的人物。克拉克为他描绘了一幅极其讨喜的画像,虽然或许这幅画像不能说服所有人,但详实细致的叙述,足让人手不释卷。

  编译:LILY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