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书评周刊·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7:书评周刊·文学
上一篇

抵御苦难的“家庭絮语”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家庭絮语》

作者:[意]娜塔丽亚·金兹伯格

版本: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

  □书评人 陈嫣婧

  意大利著名作家娜塔丽亚·金兹伯格的名作《家庭絮语》讲述了一个反法西斯的犹太家庭(莱维一家)的故事。这个家庭经历了种族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入侵波兰、屠杀人类的集中营乃至抵抗运动和全国解放等种种磨难。《家庭絮语》的一大特色,是它的“纪实性”。作家在前言中说:“本书的一些地方、事件和人物都是真实的。”

  但必须强调,这是一部虚构作品。文学史上高度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小说不在少数,所以“真人真事”并不见得就能直接被嫁接成为一部虚构作品的优势。相反,因其真,其有据可查,反而容易导致小说技术上的很多缺陷。《家庭絮语》乍一看确是忠于生活的,不仅因为作者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全部取用真实姓名,更因为这个小说也与题目“絮语”一样,记录的全是一些琐碎家常。全书几乎是没有高潮,也没有一个或几个完整的情节发展,只有一些零散的叙事占了大半,其事也无始末可言,暂且称之为生活片段吧。所以我们看到的文字,往往就是片段化的,没头没脑的。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写有什么意义呢?记录家庭成员日常的对话以及喝酸奶,做衣服,打架等小事谁都会嘛,这样的写法都能成其名作,文学的含金量何在?虚构的力量又体现在何处呢?其实这种片段化的建构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刻意的,是作者选择性地有意为之。追求完美又有些粗鲁偏执的父亲,温柔快乐的母亲,几位哥哥姐姐也各有特色。单个人物的特征和一组人物发生关系之后的情况几乎都被作者精确地计算筹划过,让人很容易就能把握这个家庭独有的气氛。一个人的家庭生活就像一条长河围绕着他的一生,当他回忆时,回忆本身已是一种选择行为。而当回忆变成文字,就又是第二重选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揭示这个家庭的特殊性,它让人记忆深刻的原因,它之所以迷人的内涵。而这第二重选择,本身已能被称为文学创作了,所以谓之虚构,而选择的成功与否,也就直接影响到了虚构的效果。

  除了选择性地叙述,“絮语”本身的魅力亦不可小觑。这一方面指的是人物之间的语言,如父母亲之间的交谈,父亲经常性的抱怨,母亲温和的应答等等,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本人的叙述语言,或称画外音。这些语言粗看起来是平淡细碎的,无非家长里短嘛,再看又有些讽刺意味,似有可笑之处,细嚼细品之下,仿佛又隐匿着可怜可爱,好像淡淡含着些许情感。这里正体现了作者的功力,虽为家庭一员,但下笔时冷静自制,公允客观。

  虽然小说“背景”极重,但在家庭和二战之间,作者显然更痴迷的是战争中家庭生活的种种让人难忘之处,变幻莫测的世界风云不过是个反向参照物,表现出与之相对的由个人组成的家庭是怎样一个真实的存在。人们在大时代到来之时往往很容易只重视其大,而忽略了个中的小。比起二战,纳粹,屠杀犹太人,一个普通的家庭是微不足道的,但作者却正要写它的微不足道,于是就要用大时代来托举。如果仅凭文中字里行间涉及的史实来敲定整部作品的意义,虽也是赞,却只是谬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