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8:书评周刊·新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十年,我与书评周刊的故事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编者按】

  今年的11月14日,新京报书评周刊将迎来10周岁的生日。

  我们并非有意选择“天蝎”这个星座,但既然已“无力挽回”,只好努力吸收这个星座的优点:“一双极其敏锐的眼睛,能洞察人的弱点和机遇的利弊。神秘性、狂热性和不妥协精神,也常常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过头看,当年的发刊词仍十分具有先见。“视野开阔而不狭隘;呈现丰富,而敌视自满;展示专业,而剔除陈腐。”这仍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10年,500期,是个十分浩繁的工程。十年来,编辑记者时有调换,读者群积少成多,载体从报纸延伸到新媒体。不变的是,这个生命体自出生,就保持了一个健康的品格。从咿呀学语,到成为了一个10岁的大孩子,书评周刊慢慢有了血肉筋骨,行文做事逐渐成熟。

  我们希望当中的某些篇章,能够打动你,带给你些许收获;

  希望某些封面的设计,能够吸引你,带给你美的享受;

  希望某些书,因为书评周刊的介绍,而走进了你的书架,给你留下一份记忆。

  10年了,不管你是我们的老朋友,还是一位新朋友,我们因书这一媒介,而在这里相遇。在你的书桌旁、书架上、床下的箱子底,是否还留有曾经读过的书评周刊。拍一张照片,“说说你与书评周刊的故事”,我们将会仔细倾听,并一一记录。

  下一个十年,书评周刊希望与你一起走过!

  【互动】

  @萧三郎(书评周刊主编):加盟书评,两老友送诗赠我,欧阳送的是:“世事从来假复真,大千俱是梦中人。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赳赳送《口占一首*送三郎赴京又及生日快乐》:它年我若为桃花,张罗梦里嫁给他;年年他是我老弟,入得江湖也无涯。却道三郎又勃发,传媒新寨独饮马;当今长得一岁志,春风秋雨陌上煞!”

  @老符向阳:只要在北京,只要是周六,新京报是一定要买,也就是想看看书评周刊。外地的粉丝很期待啊…

  @冯俊杰:我从书柜翻出昔日的样报,最早一篇刊载于2004年8月27日的《新京报》书评周刊,急景流年滔滔逝水,为书评周刊撰稿之时,它还不足周岁,不知不觉都已是十周年生日。当日大学毕业一年多,还保留着学生时代的阅读频率,只可惜工资微薄,买书看书,不免还要算计价钱。记得最早约稿的是涂志刚编辑,我心想这下好了,名正言顺买书看书,写书评拿稿费。

  尤其值得推崇的是,书评周刊不搞一言堂。今天这个作者批评的,下周也许有别人来辩驳,一样刊登出来。有回音,有交流,有梳理,激浊扬清,功莫大焉。真心期待书评周刊的下一个十年,读书人出版人和作者们,大家能继续并肩阅读,痛快作评。

  @涂志刚(书评周刊副主编):我在书评周刊写的第一篇书评,是《鸟的魅力》;编的第一期封面,是《夏洛的网》;统筹的第一个大专题,是《安徒生,生日快乐》。书评给人的印象是苦大仇深,但10年500期,我们做了71期书单,41期国学,29期儿童,21期台湾,这才是真正的美好。坚持美好不容易。登高一呼的激烈容易传播多了。

  @阿乙:曾经被萧三郎鼓励写书评,在新京报书评妄评余华。后来自知根底浅,写了几篇就歇业。好的书评就是好的学术,耀眼的星辰,烂的书评就是胡喷,自以为得权。我就是后一种。

  @张晓波 曾经有四年半的时间,是书评周刊的一员。书评周刊的十年,是一代人最有拼劲的黄金十年。这个团队中的编辑记者换了不少,最骨干的团队,始终是萧三郎、涂志刚。对书评周刊还有很多故事想说,也有很多期待,希望越办越好。

  @小七的构思:我是一名在校学生,上次在图书馆偶然地翻到了新京报书评周刊出的那本粉红色的书评书(《最有影响力的书》),看了好多遍,实在是喜欢得不得了,后来在网上一查,却只有那本,很是遗憾,望新京报能再出此类书评精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