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4:书评周刊·书情
上一篇

短书情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房间里的阿尔及尔女人》

  作者:阿西娅·吉巴尔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年11月

  每年临近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季时,媒体记者最头疼的事就是看到赔率表前面赫然列着不少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作家。连续几年间,阿尔及利亚女作家阿西娅·吉巴尔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如今,这位阿尔及利亚籍法兰西院士的作品终于被引进了中国,《房间里的阿尔及尔女人》集中了她的重要主题:女性面对的困境、殖民主义的压迫、对历史的思省等。

  《格林童话I》

  作者:菲利普·普尔曼

  版本: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年11月

  两百年前,格林兄弟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出版。两个世纪间,它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成为跨越世代的永恒记忆。那么,如《格林童话》这般的经典,有没有重写的必要?无论如何,有人去做了,而且他的工作得到了同时代人的不少赞誉。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选取了他最爱的五十则童话加以重述,编制成更贴近当代人生活经验的故事,饶有趣味。

  《亲爱的小莉》

  作者:威廉·格林(著)、莫里斯·桑达克(绘)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13年10月

  这个故事虽是出自“格林弟弟”威廉·格林之手,却是在《格林童话》中找不到的。它是威廉·格林在1816年给一个小女孩的信中讲述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母亲为了让唯一的女儿躲避可怕的战争,让她独自躲进森林里,之后是“林中仅三日,世上三十年”……故事散佚150多年后,经美国绘本大师莫里斯·桑达克之手,变成了这样一本可爱的书。

  《自恋主义文化》

  作者:克里斯托弗·拉什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年8月

  当我们在为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欢呼的时候,美国社会本身却开始了对这一取向的警惕与反思。在社会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拉什看来,个人主义的发展在美国导向了一种相当有害的自恋主义,美国人形成了一种焦虑的、过分关注自我的自恋性格,而在人们疯狂追求“自我”时,却牺牲了与他人的联系,亲密、欢乐与人们共同的未来。

  《无聊的魅力》

  作者:阿兰·德波顿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年10月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倒也颇具争议,不喜的人会给他贴上“民哲”的标签,喜欢他的人则会认为他深谙欧洲人文主义传统。在新书《无聊的魅力》中,德波顿说,互联网时代有帮助人们阻挡无聊等等好处,但我们的心灵和身体其实需要时而无聊一下,以便重新获得专注力。道理并不深奥,德波顿的魅力,在于用今人感同身受的生活细节,揭示有益而有用的道理。

  本版撰文/吴永熹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