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专栏
20年前美国和中国巨大的差距,肯定比今天中国和印度的差距要更大,但他们为什么能够对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感兴趣?我想,这就是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国家所具有的软实力。
最近,各个地方都出台了一些在高考中降低英语考试分值的政策。这个政策本身并没有错,特别有助于增加考试的公平性,因为中国各个地方教育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有些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天赋来表现他的才智,比如最基本的功课数学,用再好的老师教,但有些笨小孩也学不好,聪明的小孩则一点就透。
有些课程,特别是英语,即使是再有语言天赋的孩子,在一个小山村里,村里的老师自己都说不好英语,教出的孩子肯定也学不好。所以在高考中把英语分值设定得比较高,对大城市的孩子、有好的教育资源的孩子比较有利,相对农村的孩子就很不利。
另一方面,英语的重要性没有必要以一种国家政策的方式来强化。过去,中国经历了“文革”的政治浩劫,整个社会的封闭性非常强,在整个中文的阅读资料中基本上找不出真正的学术文献。那时候要写一篇论文,需要找资料,稍微严肃一点、经典一点的学术资料都是英文的,所以在“文革”时期,如果不会英文,相当于少了一扇能够打开世界的窗口。而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大大地改观了,很多经典的学术著作都已经被翻译成中文,也就是在中文的世界中具有的信息量已经足够多了。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英语考试分值降低了是趋势,但不能被误读为“中国崛起了,这个时候就可以不学外语”的这种错觉。
这些年我参加了美国一所大学中印研究所的一些研究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想发现一位做研究印度的青年学者却非常困难。比如在北大,有一个东方语言系,以季羡林先生留传下的传统,基本上是坐在书斋里学习印度的语言。而比如经济学、社会学这些主流的社会科学的学科,想搞一次从经济、社会、政治的角度研究印度的论文征集都非常困难。中国人这么勤奋,每天都在动脑筋,但是对身边这个超过十亿人口的大国,却几乎很少有优秀的学者来研究。
也许大家会讲,印度这个国家又穷又脏又乱,但是我们想一想,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景象,包括世界上各个发达的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这些国家看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的我们就相当于原始的社会状态。我当记者的时候经常跑到贵州、云南的深山之中,那些地方连中国的游客都不会去,但可能会有欧美名牌大学的人类学或者社会学的研究生、博士生,在那里一住就是一、两年,做深度的田野调查。
20年前美国和中国巨大的差距,肯定比今天中国和印度的差距要更大,但他们为什么能够对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感兴趣,对离他们很遥远的东方,有着十亿人口的大国的人民是怎样思考、文化根源的由来充满兴趣?我想,这就是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国家所具有的软实力。
□郭宇宽 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