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专栏/漫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6:专栏/漫画
上一篇  下一篇

帝国列车终出轨

2013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突破宿命(27)

  1911年清帝国的出轨颠覆,出乎绝大多数人的预料,包括革命党人。真正准确地预言了这场雪崩的,只有一位矮小的日本人,伊藤博文。1909年伊藤向英国驻日公使窦纳乐宣称:三年之内,中国将爆发革命。以1912年2月大清皇帝宣布逊位为标志,伊藤博文的预测误差只有2个月。

  更为重要的是,伊藤博文同样精确地预测了这场政治雪崩的真正根源:“各省咨议局被赋予了太大的权力”。日本首相桂太郎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宪法、国会、资政院这些东西本身虽是极好的,可是要使一个国家能运用它们,必须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而清帝国显然并没有足够的准备。

  半年后,伊藤博文到访哈尔滨,拜会东三省总督锡良、奉天巡抚程德全。他告诫大清官员,“贵国土地辽阔,统一甚难,办理宪政,亦非容易。中央政府自不可放弃权力,然地面太大,亦易为人倾覆,我为此事,极为贵国忧虑。不怕贵国见怪,此事艰难异常,一时恐难办好。今尚有一不利之言,即是革命二字。贵国政府防范虽极严密,然万一发生,于国家即大有妨害。此时贵国办理新政,外面极为安帖,一旦有意外不测,危险不可不防。”

  帝国出轨的导火线,就是当时的支柱产业铁路的失控。

  一向对民营资本很不放心的大清政府,在铁路建设上表现了罕见的宽容。在1898年11月矿务铁路总局颁布的《矿务铁路章程》中,就旗帜鲜明地为民营资本保驾护航。1903年,更是明确宣布对民营铁路公司“不另派监督、总办等员,以防弊窦”,同时还颁布《铁路简明章程》,在立法上将保护措施落实下来。到1910年全国已成立了17家商办铁路公司,热火朝天。

  但是,民营资本其实也没有钱,各地政府便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强行上马铁路项目。以川汉铁路公司为代表,不少民营铁路公司都得到了特殊政策,就是向农民强行摊派征收以“租股”为名的资本金。四川几年间就筹集了700多万两铁路建设资金,其中大多数来自平民小股东。这些连“铁路”及“股票”概念都不清楚的农民们,据说有7000万之众。

  此类高管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且把持地方议会,“挟官以凌商,挟商以蒙官”,导致公司内部之腐败与混乱,丝毫也不亚于国有企业,反而因为老“公”(公家)缺位而更为缺少监督和制约。17家民营铁路公司,家家都是乌烟瘴气,丑闻迭出。

  川路公司,几乎将当时民营企业的所有问题都集于一身,而一个小小的经理人居然动用了已筹股本的一半即300万两,在上海炒股和放贷,并且基本都脱离了任何监控体系的视线。1910年,持续三年麻辣火爆的上海股市彻底崩盘,300万两全部泡进了黄浦江。

  此时,一个解套的机会到来了:铁路国有政策,全面收购商股,以便重新推进被这些伪民营公司大大耽误了的铁路建设进程。川路公司借机要求中央为其违规炒股的300万两损失埋单,遭到拒绝后,随即通过群众运动给政府施加压力。

  川路公司高管借助其政治地位,不仅阻挠地方政府贯彻各种惠农文件,并且号召罢工、罢市和罢课,群体性事件遍布全川,哥老会等帮会势力与同盟会等革命组织相结合,乘乱而起,爆发了流血冲突,四川局势迅速糜烂。最后,湖北驻军奉命入川,武昌空虚,引爆了武昌起义……

  □雪珥(改革史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