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假车膜招摇过市是对监管的蔑视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 马上评论

  10元的白膜喷点添加剂就成太阳膜,卖3000元;市场上近半太阳膜是假冒伪劣产品,严重的可使人中毒……如今,太阳膜已成许多购车者的必备品,然而,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汽车太阳膜市场鱼龙混杂,不少商家“打擦边球”大肆生产销售假膜。

  作为一名车主,我听到这消息确实震惊;想起自己那汽车销售商送的太阳膜,虽然号称原厂膜,但很有可能是假的。早就听说汽车太阳膜是暴利,但还是不敢想象,竟暴利到这种程度,10元的白膜喷点添加剂就敢卖3000元。

  随着汽车增多,贴膜市场巨大。车主之所以会选择贴膜,是指望它能阻挡紫外线、防止玻璃突然爆裂伤人等情况。但假车膜又能防什么呢?不仅有损健康,还会影响行车安全。

  越是混乱,越容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机制。既然假车膜都可披上“知名商标”招摇过市,那些真车膜又能高级到哪去?据了解,记者将假车膜送去专业检测机构检测,两种侧档膜检测竟全合格。这让消费者又从何辨别?

  车膜“假作真时真亦假”,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的国家强制标准,只有行业标准,且各项指标都很低。在汽车贴膜如此普遍的今天,针对价格高昂的太阳膜,竟没一个完善的国家强制标准,而是任由其不带半块“遮羞布”地“裸奔”,这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车膜监管涉及工商、质检及交管等多个部门,不可能这么多“婆婆”都注意不到车膜市场的混乱,是不是非要等到媒体曝光,才能引起重视?又或者,正因为“九龙治水”所以才踢起了监管的皮球?说到底,假车膜招摇过市,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恶意欺诈,更是对监管水平的蔑视。好产品不仅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反之亦然。

  早在两年前,商务部就表示,我国将把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将采取奖励的方法鼓励社会公众举报侵权和假冒伪劣行为。所以,针对假车膜的泛滥,不仅要事后“跟着媒体执法”,查查还有多少这种假车膜,更要追问失职渎职之责。

  □舒圣祥(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