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星期五周刊·写字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20:星期五周刊·写字板
下一篇

走下战场的老兵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拾荒时光】

  □谷峪(编剧)

  冯小刚太累了,这是我看《私人订制》的突出感受。这种疲劳不仅体现在结构的松散(或者说没有结构)、剧情的随意、视听语言的简化上,更体现在心态上。影片结尾出现了“祝全国人民马年快乐”的字样,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影片的春晚性质,实际上观众可以随处看到春晚的独有特征,比如用小品的样式串联全片,中间辅以主持人腔调的富含道德训诫意义但又注重和谐气氛的台词(具有主旋律风格的背景音乐会提醒并渲染这一环节的出现),用一种刻意放低自己的姿态营造表面上的一团和气。

  影片唯一体现了导演“个人情怀”的部分无疑是第二个故事“一腔俗血”,它在自嘲的同时暗暗向一直批评冯小刚“难登大雅之堂”的人们开炮,虽然有些观众可能认为这个段落最为不妥(实际上冯导也确实可以放下雅俗之争,他的《1942》我认为是杰作),但相比第一个和第三个故事的暧昧不明来讲,我倒认为这段“骨子里流着恶俗血液”的故事是最有“创作激情”的。

  整部《私人订制》都透着“压力远远大于动力”的疲劳感,这对创作者来说无疑是灾难。影片有两大问题无法忽略,一是结构,二是人物。当然这二者不可能是冯小刚看不到的,但他统统放过了。

  结构上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以《私人订制》目前的三段式剧情,更适合扩展为40分钟一集的“美剧”。想象一下《编辑部的故事》加强版,以系列剧的形式,每集讲一个白日梦的故事,互不关联,拼创意,再像《纸牌屋》一样运作,给一家视频网站“私人订制”,那么毫无疑问会产生轰动效应。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拼贴在电影上是不成立的,电影毕竟需要一个爬坡的过程,起点在1厘米,终点在8848米才是电影,而不是起点在1厘米,终点还在1厘米。

  结构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物过于扁平化、功能化,令情节无法纵向展开,这也是《私人订制》的致命伤。四个主人公除了性别以外毫无区别,说着一模一样的油滑台词,做着道具化的角色分工,观众根本看不到四个人物的独有性格、历史,更别提为什么四个人会走到一起、日常工作怎样、矛盾和快乐何在……影片有过一两笔对人物前史的隐约交代,比如杨重和小璐的暧昧,马青对小白的暗恋,马青曾坠湖被救,但都过于苍白,沦为可有可无的过场。

  “好梦一日游”的概念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是超前的,《私人订制》还出现了“心愿规划师”“情景重建师”这样的名头,颇似《盗梦空间》里那一小队造梦特工的配置,五花八门的圆梦行动也有点让人想起科幻大师菲利普·K·迪克在《全面回忆》里想象的“绘忆”装置,可惜这么好的点子没有做好严谨周详的设定,全体角色都在随时出戏入戏。

  以冯小刚的地位,绝对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但遗憾的是,一个如此杰出的导演,一个有力量引领潮流、改变现状的导演,已经对创作宽容到放弃的程度,电影的战场不再需要他,很快,一无所有的后辈们会仅仅因为认真讲故事而打败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