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下一篇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强有力领导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社论

  与此前改革的组织层级相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权威性和协调力方面都得以大大强化,这是推动新一轮改革的需要。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任组长。小组主要职责是研究确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改革的重大原则、方针政策、总体方案;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等。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指定一个机构负责改革工作,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意味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完成新一轮改革的路线准备后,组织准备也进入成型阶段。

  与此前改革的组织层级相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权威性和协调力方面都得以大大强化。这是推动新一轮改革的需要。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延续,也具有与过去的改革不同的一些特征。

  一方面,改革作业面已从早期改革的浅水区拓展到了深水区,改革不仅具有寻求增量利益的单一使命,还兼有调整存量利益关系的艰巨使命。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尽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改革效应,就必须保证对于改革大局的统筹能力,以此对冲来自利益格局和偏激思维对改革可能形成的干扰。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只有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诉求,而具有“五位一体”加党建改革的复合诉求,推动如此规模的改革,对现有条块管理体制和科层制度的协调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全方位推动改革,提高改革的统筹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就必须提高改革对现行管理体制的协调力。

  还要看到,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仅是一种自我优化,而且也是对来自国内外倒逼压力,做出的回应。从国内看,若不能尽早清理此前粗放式发展积累的历史欠账,尽快打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惯性瓶颈,尽快激发出更大的社会活力,改革红利就难以持续释放,长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就难以形成,改革共识就可能耗散;另一方面,不稳定的地缘政治因素、脆弱的经济复苏状态,以及受TPP和TTIP冲击全球贸易规则处在调整期的现实,还可能进一步抑制中国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领导力等方面的制度优化,全局性应对这些挑战。这种战略性也决定了,新一轮改革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已经给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时间并不从容。如今在跨年交界之际,路线和组织形态都已完成准备,乐见2014年成为“全面改革之年”。

  相关报道见A04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