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上市公司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上市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

市盈率“难当大任”

2014年01月2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 一周谈

  监管机构立志于给参与市场的投资者一个公道,需要一把客观的标尺。落实在IPO定价环节,市盈率就成了这把尺子。

  1月12日晚间,证监会发布规则,要求IPO公司定价区间的估值超过“同行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的,需要连续三周披露风险,“选取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最近一个月静态平均市盈率为参考依据”。

  市盈率看上去很美:首先,是个股票就有市盈率(亏损企业除外),计算方法小学生都看得懂,所以普及;其次,全体股民都知道市盈率,免费的炒股软件就能查到,所以易得;再则,市盈率等于市值除以利润,都是客观指标,所以可靠;最后,市盈率是量化指标,大的贵、小的便宜,所以可比——用市盈率做IPO定价标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似乎指日可待。

  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推敲一下。

  第一,行业能够代替个股吗?如果行业市盈率可以决定个股的估值,那么企业管理还有什么意义?

  第二,“平均”有意义吗?试想,如果行业中有一批微利、市值数十亿的高市盈率公司(这类个股市盈率事实上已失去可比价值),则行业平均市盈率会被不合理地拉高,平均值自然也就失去了可比价值。当然,对于IPO公司而言,如果行业中有一批这样的“优质”企业“帮忙”,绝对是值得庆幸的事。

  还有,“静态”有意义吗?所谓“静态”,指在计算市盈率时,公司利润取上一年的值。中证公司具体表述为:公司净利润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每年5月1日之前采用第N-2年年度报告财务数据,5月1日(含)之后一并更新为第N-1年年度报告财务数据。

  这意味着,现在是2014年1月,选取的定价依据却来自于2012年。

  综合上述“常识”,不难看出,用这么一个不甚科学的指标来作为新股定价的统一标尺,必然导致IPO定价失去应有的效率。好企业将被系统性低估,相应地,上市之初必定出现二级市场爆炒。一、二级市场的巨大套利空间,吸引各路豪杰积极参与打新,新问题层出不穷——据媒体报道,证监会已组建一支近200人的核查队伍赶赴各地,对新股发行过程进行抽查,涉及44家机构询价对象及13家主承销商。

  谁都愿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但在面对证券市场这个复杂系统时,敬畏之心不可无。最好的简单化就是去行政化、减少干预,而非用简单的手段不停干预,这不科学。

  □徐大卫(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