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评论周刊·想象2014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5:评论周刊·想象2014
上一篇

重建被解构的社会底线

2014年01月2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受访者:李计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师,语言学博士)

  新京报:2013年,你认为个人最值得记录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

  李计伟:2013年春天,农村的老爸打电话说要拆掉破旧的东屋和南屋,建几间新房。我说为什么啊,我们一年回去一两次,也住不了几天,说不定哪天新农村建设,你又得拆掉。暑假回家,我看到了新房,两间装了空调,还有一间是淋浴间,装了电热水器和抽水马桶。

  在“常回家看看”被写进法律的年代,不回家从来不乏借口,这也使回家的话题变得愈发沉重。曾经,城市的空调和暖气缓慢了我回老家的步伐,城市的24小时热水是我不想让孩子回老家常住的理由,改造老家的蹲式茅坑也曾是我爱人对我提出的一个小小“要求”。

  如今,爸妈用他们的质朴情感与良苦用心减少着我们的借口,我们会常回家看看吗?

  新京报:2013年,哪个公共事件让你难以忘怀,为什么?

  李计伟:人在教育圈,心系教育事。教授成了“叫兽”,专家成了“砖家”,过去一年,“校长”也堕落了。2013年,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公共事件是海南万宁“小学校长带6名女学生开房”与安徽潜山“小学校长12年性侵9女童”事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两种最为朴素的人之常情,老人摔倒没人扶解构了前者,性侵女童又消费了后者,如果说老人摔倒没人扶尚有个别老人为老不尊故意讹诈使然外,而对未成年女童尤其是留守女童上下其手,就只剩下令人发指了。

  重建被解构的底线,修复被消费的正义,关注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我们任重道远。

  新京报:2014年,你个人有什么设想?

  李计伟:英语作为一种全球化的语言,其在世界各地的变体已经得到了非常全面的描写与研究,相形之下,我们对正在成为一种世界强势语言乃至全球性语言的汉语的海外变体的描写与研究成果却不多见。很荣幸,我参与了“全球华语语法研究”项目组,我希望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基础上,能写成一本书,一本关于东南亚华语区典型语法特征对比的书。希望能行走东南亚,有所思,有所得,行走在通往语言的途中。如果有可能,带上自己的女儿,让她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那就更好了。

  新京报:2014年,你对公共生活有哪些期待?

  李计伟:第一,城镇化与户籍改革尽快推进,这样或许能让更多的只能在电话中跟孩子、跟父母交谈的父母、孩子进城,让父母享受膝下承欢的快乐,让孩子不再孤单地留守。

  第二,高考弱化了英语,但弱化之后我们怎么办?国人的外语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开不了口。如何让可学外语语种多元化,如何逐步提高国人的整体语言能力和外语能力,如何照顾到城乡的不平衡,如何让语言在中国发展与国际化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都需要考虑。

  第三,期待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我们能机会均等,公平正义,享受有尊严的公共生活。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