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4:书评周刊·书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愤青老了仍不靠谱

2014年03月0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躁动的帝国》
作者:奥利弗·斯通
彼得·库茨尼克
版本:重庆出版社
2014年2月

  悔读

  悔读者:阎滨

  (历史研究者)

  悔读理由:罔顾史实,令人发憷

  斯通与历史学家彼得·库茨尼克合著的《躁动的帝国》出版,号称“援引最新的史料发现、解禁文件”,对一战至今17位美国总统的外交政策进行“深度解读”并揭开美国“最阴暗”的本性,颇引人注目。

  斯通激愤张扬的政治观点早已名扬世界,本书到处都渗透着这个老“愤青”的印记:美国的一切国家行为,都是现代社会的“原罪”,也不令人意外。但是他对历史事实的忽视与扭曲的解读,实在令人发憷。

  为了谴责华尔街和军火商,在二战爆发这样的问题上,斯通都认为是“美国的错”。关于肯尼迪被刺,斯通继续坚持其电影《JFK》中的观点,认为肯尼迪想结束冷战而招致军工集团暗杀。这实在罔顾史实,肯尼迪在任内大大追加了军费开支,他亲手点燃了越战战火,给军火商带来滚滚利润,应该是军工集团好朋友和大恩主才对。肯尼迪想结束冷战也是无稽之谈,只要美苏两种社会制度并存,除非美国向苏联投降,否则一个巴掌拍不响“冷战”游戏。

  本书无处不在的价值相对主义也令人惊讶。一方面旗帜鲜明地谴责美国,同时却毫不掩饰对苏联的好感,甚至吹捧“斯大林是个一诺千金的人”。苏联解体后,很多谜团曝光于天下,诸如从20年代起,苏德之间的秘密军事合作,战前臭名昭著的苏德《秘密协定》,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伙同希特勒瓜分波兰等,均揭示了斯大林与二战爆发之间的关系,斯通对此却视而不见。

  作为一名电影界名人,斯通卖力地跨界写历史书大骂美国与历届总统,让人不禁想起一则苏联笑话,苏联公民有和美国一样的言论自由,也可以随时大骂美国总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