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700余人送别宪法学泰斗许崇德

许崇德追悼会八宝山举行;去世当天接受采访仍在谈宪法

2014年03月0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3月7日,八宝山革命公墓,许崇德的孙子抱着爷爷的遗像。当日,宪法学泰斗许崇德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年少“生经战乱,吃尽民穷国弱的苦头”意识到国家根本制度、根本大法的重要,“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种求知欲”。

  在美国参观托马斯·杰弗逊的纪念堂后,留下“我亦草书根本法,从来笔下不输人”。

  许崇德,一生献给了中国宪法学。

  新京报讯 昨日上午,新中国宪法学奠基人之一、著名法学家许崇德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700余人赶来送别。

  许崇德享年85岁,3月3日晚因病于北京逝世。他曾见证1954年新中国宪法诞生,并参与起草1982年宪法及其之后的四次修订。此外,许崇德还参与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工作。

  “学而言宪六十载,身以传道三千徒”。梅厅大门两侧挂着挽联,早上8时许,等候参加遗体告别的人群已排了数十米长。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前主席范徐丽泰等也赶来。

  “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许崇德生前的邻居说,近两年许教授虽然坐上了轮椅,但是身体情况一直不错。这名邻居回忆,许教授家中最多的就是书,“他不爱出门,就在家看书。”

  8时30分,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

  人群分为三列,进入灵堂,三鞠躬,献花,瞻仰遗体后离开。整个遗体告别仪式进行了1小时。

  昨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许崇德教授生前的学生为先师举行了追思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振民等数十位知名法律界人士参加,回忆了与恩师相处多年来的点滴。

  ■ 逝者

  许崇德

  3月3日晚11时59分,宪法学泰斗许崇德走了。见证1954年宪法诞生全过程的他,没有等到“1954年宪法”通过60周年纪念日。就在离世数小时前,这位85岁的老人还接受了两个小时的媒体采访,回顾了1954年宪法。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宪法学。

  1929年

  出生于江苏省青浦县。

  1954年

  参与宪法起草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1980年至1982年

  在宪法修改委员会全程参与了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工作。

  1985年开始

  参与香港基本法起草工作。

  1988年开始

  参与澳门基本法起草工作。

  2014年3月3日23时59时因病逝世,享年85岁。

  许崇德:我亦草书根本法

  生经战乱时投身修宪法

  1929年1月15日,许崇德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他也因此曾自称“乡下人”。

  1937年冬,日军占领上海,许崇德随母亲逃难,路过的松沪战场给年少的他留下深刻印象。中学时,许崇德还曾写诗回忆那些“霜浓白骨遗尸冷,月黑腥风带血吹”的场景。

  1947年,许崇德考入复旦大学法律系,师从张志让,并对宪法产生兴趣。

  他曾回忆,这一方面是因恩师教导,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自身经历。

  “我生经战乱,吃尽民穷国弱的苦头,政治腐败,斯时为烈。”许崇德写文回忆,当他意识到国家根本制度、根本大法的重要性后,就对宪法“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种求知欲”。

  1954年,刚在中国人民大学留校任教一年的许崇德“打工到了中南海”。

  他在宪法起草委员会的资料组编写了三本关于宪法的名词解释,“包括议会、议员、国家机构、国体政体等。”

  “当时国家领导人戎马一生,需要探讨宪法方面的问题。”他曾这样回忆。

  “我是说我的灵魂是香的”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许崇德虽然没有出身问题,却也因知识分子的身份下放劳动。对于每日掏茅坑、倒粪便的任务,许崇德曾写诗称“汗水何如信水长,书生翻作种田郎。肩挑大粪穿街过,大粪臭污人发香。”

  “我是说我的灵魂是香的。”他曾这样说。

  时势之下,难以施才,他便以读书和侍弄花草为乐。

  “当时家里的月季远近闻名。”许崇德之子许平沧回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父亲也一直要求他们善良待人,“路上见到乞讨者他总会给钱,别人告诉他是骗子,他也只是一笑。”

  1978年人民大学复校后,许崇德回到法律系任教。

  当年的学生回忆,他们对许老师讲课有两点印象最深,一个是,每句话都不多余,总是刚说“这次讲到这里”,下课铃就响;另一个是,总能聆听学生的意见,尽管学生有时对于民主法治缺乏基本的常识。

  许崇德的宽容也令现任香港立法会议员梁美芬印象深刻。

  梁美芬回忆,自己1987年曾到人民大学读书,当时她经常与许崇德发生意见不一的情况,许崇德总是说,“希望你先了解一下我们的观念”。

  教书六十余载,许崇德带出了韩大元、王振民、黄江天等著名宪法学者,以及无数青年才俊,直到2013年仍在招收博士入学。

  “两年前许老师因为身体原因,才不在课堂上授课。”2012级博士生陈国飞说,虽然不再讲课,但每周许崇德都会在家中辅导学生,“今年他还有招生计划。”

  给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

  育人之外,许崇德还参与了中国宪法的历次变革。

  1982年,许崇德全程参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获高票通过,之后他还参与了1988、1993、1999、2004年的四次宪法修改。

  1985年、1988年许崇德还是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90年,梁美芬与许崇德在澳门相见。她记得,许崇德谈到香港年轻人不能理解中国国情时,当着外人的面流泪,“那时我感受到自己任重道远。”梁美芬说。

  也是那一年,许崇德在美国参观完托马斯·杰弗逊的纪念堂后,留下了“我亦草书根本法,从来笔下不输人”的诗句。

  1998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一次法制讲座上,许崇德主讲了宪法。

  2002年,他给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就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等问题做了讲解,并提出了贯彻实施宪法的建议。

  “我们如今已走进一个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宪法在中国的实际地位越来越高。”2003年,许崇德曾这样表示。

  在去世当天,许崇德还接受了两个小时的媒体采访,“主要内容是回顾五四宪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说,在“1954年宪法”通过60周年之际,许崇德原本有很多如何纪念的想法,期待与宪法学者们能共同分享。

  但他却突然走了。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黄颖

  本版摄影 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