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快递三轮车一个合法身份
针对快递末端派送不畅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最后一公里”正成为制约快递发展的“瓶颈”。
我注意到,现在送快递的车,许多都从以前的两轮电动车,升级为三轮电动车了,不过这些车基本都没有牌照。根据媒体报道,许多快递公司都抱怨,这些三轮电动车常常被查扣、处罚,给快递投送造成很大影响。
那么,相关部门为何不能对快递三轮车合法化呢?不给这些车上牌,似乎是出于安全考虑。不过,不给上牌,这些车事实上又在大量上路行驶,这似乎更不安全——没有车牌和显著标示,万一撞了人逃逸,恐怕找人都找不到。相反,如果对快递三轮车进行规范,比如车体大小、车速等等,要求在车体上标出显著公司标示,那样即便出了事,也很容易锁定责任方。
在快递已成为生活必需品的当下,应尽快给快递三轮车一个合法身份,让快递员堂堂正正开车,让民众得到更多的生活便利。
□京声(市民)
隔离杆防乱停车好经验应推广
三年前,东四北大街的管理者为保护骑车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几十个非机动车入口处都“栽”了三根有反光标志的隔离杆,隔离杆呈三角状排列,既不妨碍骑车人进入,又把机动车挡在了外面,一举两得,颇受骑车人“待见”。本以为,好做法在取得经验后,不久就还在其他街道推广,可三年过去了,也不见一点动静。
从东四北大街拐到安定门内大街,情况就不一样了,在马路西侧,仅三米多宽的非机动车道被一辆辆小轿车停的满满的,骑车者只能在机动车的缝隙中钻来钻去,非常容易出现剐蹭事故,或被启动的机动车剐倒,走在“车胡同”中,骑车人毫无安全可言。
东四北大街、安定门内大街毗邻,骑车者走在两条街上,感觉却是天壤之别。虽然两条大街行政隶属都属东城区管辖,“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在此,笔者呼吁,保护骑车者的合法权益决不该是空话。既然有了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就要在全市范围内及时推广、普及。“花小钱,办大事”,就从在非机动车道“栽桩子”做起吧。
□冯亚东(职员)
邮政信筒不应受冷落
一个月前,爷爷给乡下一个亲戚写信,由于腿脚不便,他只好将信件投放于小区外一条街道上的邮政信筒。不知为什么,半个月过去,亲戚一直没收到信件。爷爷急了,拉着我去附近的邮局问个明白。邮局工作人员很不情愿地告诉我们,因为寄信的人实在太少,投递员一般隔四五天才会打开那个邮政信筒取信,再加上平信本来就慢,半个月收不到信件也就不奇怪。又过了一周,亲戚才告知,信件刚刚收到。
我后来注意到,街头巷尾大部分的邮政信筒都很老旧,有的生锈了,有的被贴满了广告,有的甚至被垃圾包围。显而易见,邮政信筒被遗忘很久了。由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通过邮局寄信了,但并不代表邮政信筒一点作用都没有。不管有没有人寄信,既然安装了邮政信筒,投递员就该尽职尽责,严格按照每天规定时间准时取信。
□赵华夏(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