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9: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9: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下一篇

叶放 失去生活的古镇,如同失去灵魂的躯壳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资料图片

  今天我们去的园林是失去生活场景和生活设施的“景点”,如同失去灵魂的躯壳。园林古镇之类的景区除了旅游休闲,还应起到博物馆的作用。管理者应该设立学术标准,尊重专家意见,除了为游客提供休闲体验之外,还应该提供教育示范。

  【对话人物】

  叶放,苏州国画院国家高级美术师,园林艺术大师

  开发需历史价值观和方法论

  新京报:古镇村落是国内很“流行”的景区,为什么对其越重视,我们体验的乐趣越枯竭,到处都充斥着千篇一律的商业气息?

  叶放:以建筑为基本构成的场所,比如村落、古镇或者城市,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具有时代特色。如果我们凭臆想去仿造修复,刻意营造场景,实际上失去了历史和文明积淀的细节,那只能是主题公园,而不是真正的历史遗迹。在欧洲小镇,你不仅能感受原汁原味的中世纪风貌,这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内部却不失现代化设施,古建筑并没有在时间的流逝中死去,而是融入今天的生活中。

  新京报:目前国内似乎也在为这些古镇注入新的活力,为何效果不佳?

  叶放:关键在于历史价值观和方法论。欧洲人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对历史拥有强烈的自豪感。比如,威尼斯古建筑主人在安装新管道时,会自费请工人敲打一周管道,为了“看上去斑驳一些,与古建筑更融合。”

  国内很多大企业投资景区,这无可厚非,在欧洲很多古堡庄园也靠民间集资维护。但是,这需要正确的方法论,比如设立问询处,规划食宿比例,手工业风貌,维护当地朴素风貌等。政府需采纳专家建议,出台详实的法律法规,将文化策略与经济策略相结合。如果将旅游推广与景区建设完全唯利是图,摒弃历史或者生态价值,那造成的恶果将是不可逆的,结局悲凉。

  新京报:您在去古镇旅行体验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叶放:对古镇村落的旅游开发又爱又恨,人们意识到它的价值,但更多是经济价值而非历史价值。原住民越来越少,代之而来的是门票经济、全国各地的商贩和旅游者。

  尊重专业还原审美体验

  新京报:当苏州园林变成旅游景点,是否还是本来意义上的园林艺术?从美学和体验角度,失去了什么?

  叶放:任何生活类的景区,一旦失去人生活的气息,也就失去了灵魂。以苏州的拙政园为例,民国时期,旧主人曾将花园部分在某些节日里对外开放,与民共享。那时你来游园,感受定与今天不同,因为拙政园的功能性是生活而不是旅游,你能在此感受到园林生活的氛围。扬州著名的何园里早年曾设有招待所,住宿很简陋,但是住在那里幽静有趣,晚上还有蛙鼓,反而能体会到园林的生活气息。

  新京报:那么,私家生活与大众分享的矛盾怎么解决?

  叶放:我们可以借鉴欧洲的做法,古堡内都会尽可能还原当时主人的生活方式,比如家具、花园、书籍、餐具、画像等细节,或者设置精致的模拟场景,播放映像。我也曾建议苏州园林亭台楼阁内部将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用3D映像打上去,或者表演精致的昆曲(不是粗制滥造的草台班子)。

  景区管理要还原本身的审美,一方面要尊重专业,另一方面要控制旅游规模。节假日,我们在景区看到的都是人,幽静审美荡然无存。毫无节制的“共享”不仅对景区是破坏性的,同时也伤害了每个人的体验。作为景区管理者更应该服务于民,而非一味追求规模。

  以京都著名的桂离宫和胎寺为例,这两处著名景点皆免费,但必须预约某日某时参观。游客准时到达,10人一组,先观看45分钟的映像介绍,再由专业导游带领游览,有条不紊,整座院落静谧洁净,令人印象深刻。同样,欧洲古堡游览也限制人数和时间,为何国内的景点不能如此操作?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曲亭亦 张雪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