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书评周刊·主题
下一篇

二毛:现在的味道,只有味而无道了

2014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民国名人张爱玲在《民国吃家》中的相关插图
民国名人张大千在《民国吃家》中的相关插图
民国名人袁世凯在《民国吃家》中的相关插图
《民国吃家》
作者:二毛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2月

  本期“主题”我们也对二毛、高军、朱赢椿三位作者进行了采访,让他们谈谈由食物所引发的乡愁,令人略感意外的是,三个人的采访最终都引向了对乡愁消逝的忧虑。城市化意味着丰富和快速,也意味着吞噬和消亡,当我们再也听不到梁实秋笔下反复描写的“北平小贩的吆喝声”,我们或许再也感受不到那一辈人的乡愁了……

  写民国的立场就是对当前食物进行反思

  新京报:《舌尖2》第一集讲了路菜,路菜是先人保存食物的智慧,进而演化成标志性的中国美食,所以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否一开始就是和故乡联系在一起?

  二毛:食物在中国最初还是民以食为天相,是和中国的饥饿历史有关联。而乡愁是在食物比较富裕、比较发达的时候才会出现。

  新京报:你怎么看食物和乡愁的关系?

  二毛:我先来谈谈味道这个词,其实味道这个词是最初用来形容“道”本身的,不是形容食物,那时对食物的评价只有好吃、不好吃,没有味道一说,1916年章太炎才把味道这个词用在食物上,所以味道这个词是暗藏着很多玄机的。我一直强调味道的“道”,这个“道”包含了获得食材的方式,包含了烹制食材的方法,也包含了人们对待食材的态度,简单来说“道”指的是人和食物的关系,人与食物的故事,而乡愁我觉得就是这个“道”里面的东西。“道”一定是在民间在大自然里,在当地,但我们现在都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周围是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反季节的果蔬、转基因食品等等,这让我们丢失了很多传统的方式,不论是耕种还是烹饪,这就相当于丢失了“道”,现在我们讲味道,很多只是有味而无道了。其实我写民国的立场就是对当前食物进行一种反思。

  现在很多食物都没有太阳的味道了

  新京报:《民国吃家》里面提到了很多民国名人与家乡菜的关系,有没有哪个人物对于家乡菜的偏好,是让你印象深刻的?

  二毛:我觉得他们每个人对家乡菜都有一种偏好,不管是袁世凯也好,张爱玲也好,这实际上是童年时期对味蕾的一种回忆,书中的每个人都有特别喜欢的家乡菜,而这些家乡菜一辈子都跟随在他们的餐桌上。

  新京报:副标题是“一代人的吃相”,你觉得由食物引发的乡愁有时代性吗?民国时期的乡愁是什么特点?

  二毛:民国时期的乡愁更多追求味上面的东西,他们由食物怀念家乡的亲人、山水、童年时期的娱乐等,那时的乡愁比现在要单纯一些。我们现在的乡愁有一种沉重,因为我们越来越吃不到自然而然的东西了,甚至我们可能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现在的乡愁更多还包含一种焦虑,好多东西都已经吃不到了。

  新京报:都消亡了。

  二毛:对,你可能要去家乡下面的家乡,比如农村的角落里寻找到比较自然和原始的做法。这又回到了“道”的问题上,民国时期不会考虑水源污染,食品安全,他们那时“道”还在。但我们现在丢失了“道”,我们的根在消亡,所以由食物引发的就不仅仅是乡愁,还有一种焦虑。

  新京报:现在有哪些食物会引起你的乡愁吗?

  二毛:我来北京这么多年,挂面都是由老家的妹妹寄过来,有时我打电话给我妹妹说挂面没有了,她会说这几天天气不好,没有太阳。因为没有太阳,私人作坊就不做工,他们一定要等到有太阳的时候才做面条,边擀面条,便晒在竹竿上,而太阳晒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酵的过程。而现在很多工业化生产的挂面,是用电烘干的,这种挂面中的“道”就没有太阳,实际上现在很多食物都没有太阳的味道了。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