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书评周刊·主题
上一篇

高军:味觉上的乡愁在慢慢消失

2014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快活馋》
作者:高军 徐路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4年3月

  二毛 诗人、美食家、美食创意师。60后,四川酉阳人,大学时代专业为数学,80年代曾做过教师,是上世纪80年代莽汉派诗歌代表成员之一。90年代弃文从商,与黄珂、李亚伟等好友在成都、北京等地开设餐馆,成为当代新派川菜和江湖菜的领军人物。

  表面对食物的思念,其实包含复杂的情绪

  新京报:《快活馋》中你所写序的题目叫做“吃饱了,就不想家了”,您怎么看待食物和乡愁的关系?

  高军:一般说起乡愁,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想到他小时候吃到的某种食物。人小的时候味蕾可能比较敏感,所以那时吃的东西的味道给他留下很深刻的记忆,这样的思念可能是一种味觉上的思念。我们老家的人看到外面的游子思乡,就会和他说吃饱了就不想家了。吃东西也可以解决情绪上的低落,人在生活当中可能也有这样的经验,情绪比较沮丧的时候就会去找好吃的东西,安慰安慰自己,甚至可能是暴饮暴食,因为有一个说法是人吃东西的时候大脑就不思考了,因为血液都跑到胃里消化食物去了,这可以减轻人在生活当中遇到的挫折感,是情绪上的排泄。

  新京报:是不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食物一直就是思乡人的慰藉?

  高军:应该是,很多食物只有在特定的地区才会吃得到,比如某种食物只有他的老家才有,而他表面上是对食物的想念,其实里面的情绪很复杂,包含有思乡等很多情绪在里面。

  现在的孩子是被味精、香料培养起来的一代人

  新京报:你书中写到了许多童年家乡食物的味道。

  高军:那时我们家在镇上开了个酒店,我奶奶掌勺,她手艺是不错的,但在乡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烧来吃,都是些最简单的食物,写这些食物既是对味道的想念,也有对家人的想念。我觉得写食物总有些脑补的成分,如果真的吃了也可能觉得并没有当年感觉得那么好,有时候脑补的成分大于真正的味道。

  新京报:个人经历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由食物引发的乡愁?

  高军:我经常会想起小时候和叔叔去捉甲鱼,那时吃甲鱼很豪放的,捉一大锅炖出来吃。当年在乡下的那种吃法现在看来肯定太奢侈了,有一次我和叔叔回忆说我们大概把一栋楼都给吃掉了,就是当时吃的那些甲鱼现在折合成钱的话,可能都能买一栋小楼了。

  新京报:现在食物越来越快速、易得,人们由食物引发的乡愁是不是有所变化了?

  高军:就我儿子这一代来说,他们没有我们小时候那种强烈的饥饿感了,他们的吃相也比我们好得多,我们小时候家里人经常说我们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够,而现在的小孩吃东西尝尝味道就足够了。现在的孩子是被各种味精、香料培养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口味更与国际接轨。我们60年代、70年代生的人,从小就被塑造成一种味觉,出去以后遇到口味上的一些差别,会产生失落感,80年代、90年代生的人可能不会有这种感觉了。地域上的特点慢慢被模糊,味觉上的乡愁也慢慢在消失。

  高军 1968年生人,现居合肥。第一份工作是银行出纳,后改行做野外测量,五年后辞职做小生意,卖过服装,开过饭店,干过装潢,摆过地摊,卖过盗版光盘,做过漆匠,摆过象棋残局,在江苏无锡、苏州一带卖过行画,都没有修成正果,其间没有间断画画、写字、读书,是个快活、杀馋的美食爱好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