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4:书评周刊·书情
上一篇

假作真时真亦假

2014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海权战略》
作者:张培忠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北京三联书店
2013年12月
定价:36.00

  【异言堂】

  广东作家张培忠《海权战略》一书的研讨会,出现了现在并不多见的争论。有人说,《海权战略》为读者提供了关于中国海上历史的全新认知,但是,在应该表现人物性格风貌的地方着墨太少;也有人认为,作者的着力点在于历史的真实,这不仅表现在他曾经到过南澳、澄海、饶平等地考察,而且从美国、日本以及港台搜集了郑芝龙、郑成功相关史料,并整理乡邦文献,这样一本著作,不应该有虚构的成分在内。

  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指向了两个方向——一个以文学的标准,要求人物形象的鲜活;一个以真实的标准,要求去除写作者的涂脂抹粉。看似对立的意见,牵涉到的却是文体之争,即报告文学与非虚构。

  在国外,虚构作品与非虚构作品有着严格的界限。前者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在非虚构作品中,却不许作者虚构事实,或者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和个性,任意加入作者的主观意愿。在中国,一种名曰“报告文学”的文体曾风行数十年。有研究者认为,“报告文学是一种主题先行的写作样式,它的很大一部分价值就建立在政治正确、道德优先的基础上,其目的是推广新的价值观,使领导、集体乃至国家的意识形态合法化、普及化。”很多读者耳熟能详的魏巍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等都属于此类。其共同特征是充满着夸张的铺陈和修辞,并且极尽煽情之能事,以虚或者假的方式刻画真人真事。在上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怪胎达到了它的顶峰。进入90年代之后,报告文学开始衰落。有识之士也意识到了这种文体的悖谬,非虚构写作开始逐渐兴起。近年来最突出的代表作,就是梁鸿的《中国在梁庄》。

  然而,很多作者仍然缺乏文体自觉。以张培忠本人而论,他的上一部作品《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即是如此。以作者搜集的材料和付出的努力,本书完全可以写成一部非虚构传记。但是,文学的笔法杂糅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差别。相对而言,《海权战略》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本书完全符合非虚构作品的规范。

  去年,普利策奖得主安妮·阿普尔鲍姆的非虚构作品《古拉格:一部历史》风行中国。本书内容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而作者的写作手法也堪称精妙。翔实的素材和宏大的主题,经过其独具匠心的运用和处理,恰到好处地融合到了一起。历史学家王奇生评论“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时曾说:“真实的历史比小说更精彩。”中国的写作者们,或许有必要体会其中三昧。与其冒着“假作真时真亦假”的风险,还不如全力求真。

  □牟尼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