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4月16日,两年一度的“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Rolex China Sea Race﹚于香港维多利亚港盛大启航, 34艘赛船借着劲风一路向东、向南进发。4月18日起,赛船陆续抵达终点菲律宾马尼拉西北的苏碧湾。最终,Ragamuffin 90号帆船以57小时31分18秒的成绩获得冲线赛冠军,而拿下国际让分赛总冠军的则是此项赛事的前冠军船队Hi Fi号,并获得了劳力士颁发的航海运动专业计时——劳力士蚝式恒动游艇名仕型腕表(Rolex Oyster Perpetual Yacht-Master)。
极具挑战的国际一级离岸赛事
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开始于1962年,当时只有来自中国香港、日本和菲律宾的5艘船参赛,多年后的今天,它已是亚洲地区每两年举办一届的、首屈一指的“蓝水”帆船赛,属于国际一级离岸赛事。劳力士从2008年开始便一直冠名赞助该项赛事。关于赛事的航线,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主席Simon Powell说:“从阴暗寒冷和波浪起伏的香港水域出发,在阳光明媚的菲律宾苏碧湾结束。当帆船抵达菲律宾海岸时,通常风力几乎完全停止,如此的‘困境’经常毁了许多帆船的获胜机会。”
也正是这样的挑战吸引着世界各地优秀的船队纷纷参与,今年参赛者的年龄上至87岁、下至17岁。有意思的是,老将、前冠军也难以在离岸型帆船赛前打包票说必定夺冠,因为船一旦出发就至少两天两夜“无依无靠”地漂在了海上,“必须跟着风跑,但海上风力的变化无法预测,你不可能先去跑一遍预习一下。” 参赛船只“海狼号”的帆船手刘永丰告诉记者,“再大的风浪都不怕,只怕没有风。而船出问题、帆撕了、绳子断了、船员不适这样的突发状况也比较麻烦。离岸型比赛最大的难度就在于不确定性。”
听起来似乎运气很重要,而有意思的是,今年获得两个冠军奖杯的帆船分别由87岁的Syd Fischer与74岁的Neil Pryde率领,这也说明了赢得离岸型帆船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丰富的经验与老到的判断力。
中国内地船队首次参赛
这次比赛中,来自中国深圳的40尺专业帆船“海狼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是首支参与到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的全部船员均来自中国内地的船队。
船长刘永丰平时朝九晚五做着进出口贸易等工作,他带领的船员们也是清一色的业余爱好者,但这只成立于2005年的非专业船队却早已拿下了国内各个帆船赛事的最好成绩。
刘永丰说:“中国的大帆船运动起步比较晚,但不代表不行。我们与那些打了几十年的老牌队伍没法比,但是经验我们也不缺。”“海狼号”用了长达三个月进行相关准备与调试工作,然后带着十二面帆,一个救生筏,十件救生衣,定量的淡水与食物,十个人一同出发了。“爆发力不一定要好,但你要熬得住。”
海上的四天三晚大家轮流小憩,紧盯着卫星云时刻调整航行状态,“一些船都能彼此看见,尤其顺风的时候大家挂起的球帆都是五颜六色的,晚上则能看到桅杆上的灯光。”在经历了出发前的船员临时更换、航行中对航线的数次纠结后,“海狼号”用了94小时46分40秒完成比赛,取得了小组第4、总成绩第21的成绩,达到了“安全完赛”的保守目标。当他们抵达菲律宾时,大群中国拥趸的热烈欢迎也是别的船只无法得到的特别待遇。“希望我们这次参赛能鼓励更多的内地船队去参与国际赛事,带动国内大帆船运动的发展。”刘永丰说。
新京报记者 陈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