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随着两岸三地真实交流的增多,细微的文化差异才会被对方感知到,矛盾、冲突自然增多。出路不是重走封闭、隔绝的老路,而是继续开展更深入、更真诚的交流,在交流中消灭偏见,在交流中重新认识对方。
最近网络上一个景象不可忽略,即大陆与港台之间民间情绪的对抗与宣泄。从3月台湾学生占据“立法院”事件表露出他们对大陆游客的排斥,到4月大陆幼童在香港街头小便引发两地网友的大规模对骂,再到5月台湾歌手陈升反对陆客去台,说大陆朋友上厕所不关门,引大陆网友回呛。
个别人物的个别言论当然不说明什么,即使陈升所言是真,说的也只是他的个别朋友,代表不了大陆民众的普遍素质,也代表不了台湾多数民众对大陆人的普遍看法。但之所以一桩小事、一句言语就激起巨大波澜,背后还是有值得思考的深层因素。
从较远的历史视角来看,虽然隔着不小的制度和地域鸿沟,但大陆与港台之间的民间交流从没断过,民间情绪也多是“含情脉脉”。当时的人估计很难想象会出现今天这种民间互相抵制的场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年网络上的对抗也非凭空出现。“大约从五六年前开始,融洽的情感开始出现裂痕”(学者秋风语)。自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无论从经济发展、生活方式还是市场机制建设,大陆与港台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部分民众的情感开始发生微妙变化,彼此间的负面评价开始增多。而这几年正是大陆与香港、台湾之间交流日渐深密的时间,港澳通行证在大中城市趋于普及,赴台自由行方兴未艾。
这看起来是一个吊诡的现象:为什么交流越多,反而嫌隙越多、情绪越对抗?
解释起来其实并不复杂。正如所有的人际交流、文化交流一样,两个实体如果交流有限,那么自己心里对方的美好形象其实更多是想象,而随着真实交流的增多,细微的文化差异才会被对方感知到,矛盾、冲突自然增多。尤其是非正常交流状态持续数十年之后,原来的认知有相当一部分需要修正。加以网络的发达令交流更便捷。评价、反评价,批评、反批评,瞬间都会传播过去。而信息传播又天然喜好夸张、极端的言论。
当然,这种情感变迁还有一个大背景——大陆的经济崛起。正如有评论分析的那样:“内地人由被香港人接济的穷亲戚,摇身一变成为周身名牌的大豪客,产房、奶粉都被抢,令自觉高人一等的香港人,心理不平衡”。
要走出这种因偏见和刻板印象导致的情绪对抗,重走封闭、隔绝的老路是绝不可能的。出路只有一条,继续开展更深入、更真诚的交流,在交流中消灭偏见,在交流中重新认识对方。
这种交流,当然不限于网络,也不限于民间。两岸三地的融合,将是不可阻遏的趋势。正如国台办发言人针对陈升言论的回应,“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两岸同胞相互往来和交流的权利”。未来两岸三地可能仍会面临现实和心理的一些不确定,从而加剧民间心理的敏感。但如果大陆与港台的所有人都保有开放、宽容的心态,评判对方时不以偏概全,不戴有色眼镜、不扣帽子、不上纲上线,而面对对方的评价,也不动辄做出激烈反应,这种小事引发的情绪对抗,可能会越来越少。
□西坡(媒体人)
相关报道见A18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