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庆帝批评奏议停止捐纳的大臣时所言最为沉痛:朕深知捐纳为腐政,但赈灾弭乱,均需用钱。如果你们能弄到钱,我马上就停止捐纳政策。
捐纳满足了潜在需求
“捐纳”,俗称买官卖官、卖官鬻爵。伍著“捐纳”概念限定较严格,指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问题,向社会出售出身资格、铨选资格以及升职晋级的资格。通俗地说,就是政府出卖做官的资格,其收入纳入国家财政,而非个人之间的私相授受、买官卖官。
清代之前,捐纳大多是国家财政困难时的权宜之计。清代则从顺治入关到宣统帝逊位,捐纳不停,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覆盖全国的制度。清代捐纳种类多样,可以捐出身(监生、贡生、举人等),捐实官(文职、武职等),捐铨选(分发、捐免、花样)、捐虚衔、捐封典等。比如除了捐纳实官(实职)外,还可以捐先用(先行赴缺补缺)、捐即用(立即赴缺)、捐免(免予处分)、捐复(受处分后复职)等。
平民通过捐纳,即可获得做官的资格,等候铨选补缺,应卯候任,从而成为官僚队伍的候补者,得以跻身王朝社会中的特权阶层。按照传统科举制的程序,晋身官僚或候补官僚这样的特权阶层之中,原本需要数十载寒窗苦读、历经乡县州府部殿层层考试的选拔,而现在捐纳数十两至数万两银子,就可以厕身其中。民众一时趋之若鹜,甚至有不惜借贷捐纳者,也就可以理解了。
捐纳给官僚制度及社会带来了腐败
明清两朝政府公开制定并长期实施“捐纳”政策,其制度原因和社会原因在于,捐纳既能满足政府财政需要,又迎合社会需求。同时,这一制度作为科举制的补充和支撑,迎合民众的社会流动性需求——一般庶民借此得以购买做官的资格,获得向上流动的阶梯,科举获胜或已经入仕的官僚阶层也可以出资购买晋升资格(促进向上流动)和规避处分(防止向下流动)。上下均有需求,因此捐纳制度虽然弊端明显,广受抨击,但仍然得以持续数百年。
伍跃的老师、捐纳制度研究的开创者许大龄即认为,捐纳开创之初,立法颇周,用人惟谨,运行得还算有成效。但长期实行下来,弊端丛生,国家所得不多,吏治却损坏到无法收拾。(《清代捐纳制度》)
伍著对于捐纳制度陈义虽高,但对于捐纳的弊端及危害,却也并未回避,一再指出,捐纳制度给官僚制度及社会带来了腐败。
变革未成,王朝崩裂
“征税的权力事关毁灭的权力。”捐纳,从本质上看,是王朝国家的“超财政”的财政税收手段。传统农商国家,财政基础一般局限于田赋、工商税和官营专卖税收(盐税等),财源较为有限。为履行紧急或必需的公共/半公共职能,不得已而辟此捐纳财路。清代统治者对此均很明白,而尤以嘉庆帝批评奏议停止捐纳的大臣时所言最为沉痛:朕深知捐纳为腐政,但赈灾弭乱,均需用钱。如果你们想不出开辟财源的办法,就不要光发议论。如果你们能弄到钱,我马上就停止捐纳政策。
针对传统王朝的财政困局,晚清一些官员提出了推行近代金融财政体系的构想。比如英和倡议开矿厂,郑观应倡议兴商业,花沙纳提出发行新货币(酌定行钞),李经邦、孙兆熊提出借国债(中国向无国债之例,不妨先借商款,为渐开国债地步;泰西皆有国债,中国不妨试行,借民债好过借外债)、建银行。但终清之世,虽得洋务派戮力推行,终究未克功成。对于晚清政府来说,从中世纪走向近代——鼎革政体,重构社会,构筑近代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未能如这些改革者所希望的那样和平、自主地进行,而只能在血与火的炼狱中最终得以锻造。
□刘军(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