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股论市
发布看空报告既可能得罪基金等买方机构、也可能得罪上市公司,由此A股市场出现看多研报一边倒的怪异现状。
最近,光大证券分析师邢庭志的一份研报,罕见地给出乳业龙头伊利股份“卖出”评级,引起多方质疑反击之声。笔者认为,市场出现看空报告是好事,市场应泰然处之。
邢庭志的研报称,伊利股份将遭遇低温奶、常温奶和进口奶的全面冲击,预计公司在未来5年将面临常温奶增速持续放缓的风险,未来6个月,伊利股份目标价22.7元。对此,伊利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反驳,多位乳业专家及证券机构也在“声援”伊利,认为邢庭志看空伊利的三个理由均不成立。
这其中争论的专业性太强,在此不作评论。值得关注的是,看空报告搅乱了券商研报一池春水,之前券商研报习惯放卫星制造做多题材,邢庭志的研报可谓特立独行,或许是今年本土第一份真正意义的看空研报,由此打破了市场潜规则。
券商研报的服务对象或者说它的客户,主要是基金等买方机构,而基金等大机构一般持有上市公司较多股票,看空研报影响到市场对股票的估值、甚至引发股价下跌,买方机构损失较大,自然会很不高兴。几年前,就有报道称,某券商房地产行业研究员由于发布对房地产的看空研报,惹怒基金被迫辞职。
券商研究员业绩考核与客户打分评价挂钩,而且很多研究机构要靠基金交易手续费提成生存,这也使得研究员不敢独立发表研究意见。而上市公司通常希望股价高涨,由此可以高价再融资、或者原始大股东可以高价减持等。可以说,主要利益方都希望股价能够稳步上扬。因此,发布看空报告既可能得罪基金等买方机构、也可能得罪上市公司,由此A股市场出现看多研报一边倒的怪异现状。
做多研报一边倒,还顺应了当前市场扭曲的“价值观”。股市涨,不仅基金、上市公司笑逐颜开,散户、监管部门同样高兴,股价高涨就是“形势一片大好”,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引下,看空做空甚至有被视为“恶意做空”并遭受打击的风险。
现在即使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做空机制,但市场总体上仍难摆脱做多赚钱“靠天吃饭”局面,看多研报仍然一边倒。比如,《2013年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将对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限的要求由基金资产的60%提高到80%,也即应有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而按《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公募基金“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持有的卖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基金持有的股票总市值的20%”,也就是说,公募基金做空期指套保,最多允许覆盖其持股总市值的20%,只能实现部分套保。由此,股票基金大部分资产必须以股票做多形式赚钱。
股市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能够准确发现股票价格,价格发现需要多空两方面通过正当的市场竞争产生,由此需要继续完善做空机制,另外也需要多空双方都发出声音,“一言堂”只会导致股价畸形。
□熊锦秋(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