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评论】
《中国好声音》新一季请到罗大佑担任导师,对观众来说,“好声音”会变得更厚重,而不是更轻盈。但这种厚重又何尝不是当下的流行文化所需要的呢?
近年来最引人瞩目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公布了第三季的制播计划,最大的亮点有三:罗大佑成为导师、宁浩执导宣传片拍摄、大卫·福斯特担任音乐顾问。从忠实观众的网络反应看,算是喜忧参半。支持者称节目的音乐品位将会进一步提高,批评者则认为“完全没有娱乐性了”。无论持何种看法,有一点已不可否认:《中国好声音》及其引领的电视娱乐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对于这档节目的讨论,也关乎当下中国电视荧屏“究竟如何娱乐观众”的深层思考。
一档节目做到第三年,会自然而然面对一些问题。一方面,忠实观众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势,他们期待在这档节目中看到自己熟悉且持续需要的东西;另一方面,节目需要通过变化来吸引新的观众并使老观众不至厌烦,形成关注度的可持续发展。王牌选秀类节目《美国偶像》已经连续播出12年,我们会发现除了赛制基本保持稳定外,节目中的各种元素一直在发生着频繁的变化,从评委的人选到音乐的风格,就连选手的年龄上限也从最初的24岁提高到了28岁——因为观众会变,也会老。在这一点上,《中国好声音》的“与时俱进”不但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选择。
不过,与美国的同类电视节目相比,《中国好声音》的变化在总体上体现出强烈的中国特色:审慎、渐进,甚至有些保守。在某种程度上,“好声音”的变化似乎刻意朝着“不那么娱乐”的方向发展。在最新的一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音乐教父罗大佑被请来担任评委,以强化节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而罗大佑并不是一位适合电视娱乐的音乐人,这一点在他担任评委的其他节目中已经得到确认。至于赛制和遴选标准,目前来看仍会大体维持前两季的风格。对观众来说,“好声音”会变得更厚重,而不是更轻盈。
但这种厚重又何尝不是当下的流行文化所需要的呢?在以轻浅、娱乐著称的电视场域里,“严肃”往往可以成为一种额外的竞争力,哪怕只是局部的、某些要素的严肃。事实上,由于历史和制度等原因,中国电视从未真正实现彻底的娱乐化,无论在执政党还是在观众心中,电视都“理应”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一如以低俗著称的《泽西海岸》风靡全球,却并不为中国观众所熟知,而《纸牌屋》却在这个大洋彼岸的国家里十分风靡。
作为一个观察者,我能清晰地感觉到,就如上世纪90年代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一样,《中国好声音》也在尝试为中国的观众提供一种“崇高的娱乐”——娱乐之余,也多少能在审美的领域里给后人留下点什么。这档节目的制作者有野心、有能力,也有成功的经验支持自己去尝试着做一档会在电视史上留下名字的节目。它的模式或许源自国外,但这一模式最终会在中国电视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结出不一样味道的果实。
□常江(中国人民大学教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