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3:教育周刊·中小学/教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3:教育周刊·中小学/教育
上一篇

由4名华裔热门落选诺奖所想到的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在今年国庆期间,4位华裔有望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科技类奖项的消息,被很多媒体热炒,一度上了头条。有不少地方媒体,已挖出这几名科学家和我国内地大学的关系,并称,如果他们获奖,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有大陆教育背景的学者首次获得诺贝尔奖。但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结果之后,四名有望获得诺奖的华裔人士全部落选。

  可以想象,如果这几名华裔如预测顺利获奖,国内的媒体会是怎样的热炒。可是,他们获奖,就能说明过去三十多年的大陆教育是成功的吗?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是在海外进行学术研究取得可以获得诺奖的科研成果的。如果他们获奖,我们可以祝贺他们,可是,却不能以他们的获奖来证明什么。包括对于他们自己而言,获奖只是对其科研成果的又一肯定,而不可能对他们带来多大改变,证明他们有多高明。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获得诺贝尔奖后,所在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也就是奖励他一个专用停车位而已。他并不认为自己获奖后比以前高明了多少。这其实代表了很多诺奖获得者对诺奖的态度。

  但在我们这里,一个人能否获奖,对其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获奖之后,获奖者就可能被推上神坛,被神化的同时,各种待遇、头衔随即而至。

  这反而不利于自由、平等的学术环境构建,让学术被获奖、头衔等级化,也充斥着复杂的利益因素。在国外,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大学教授,照样要给学生上课,申请课题,和年轻学者完全平等。这种平等而自由的竞争,激励年青学者有学术理想,在学术的黄金期,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

  今年诺奖颁发,据媒体统计,包括日裔美籍的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南部阳一郎在内,已有22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而除两名文学奖和一名和平奖之外,自然科学奖项占了绝大多数。而日本对此并不满足,诺奖获得者都对年轻学者提出期望,同时对科研环境充满忧虑。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名城大学终身教授赤崎勇在获奖后寄语新一代科学研究员选择研究题材时,不应只追随潮流,而是选择自己最想做的事,这样即使短期内没有成果,也不会轻言放弃。2010年获诺贝尔奖的铃木章说,日本有志攻读理科的年轻人正在减少,这一现状令人担忧。他表示,理科的发展对日本这样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来说是重要的,“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多少岁,但我希望继续从事能对年轻人有所帮助的工作”。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益川敏英则指出,获得诺奖是几十年前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并不意味着日本现在的研究水平有多高。他表示,必须完善社会对科研工作的支持措施,比如增加奖学金等,使有科研兴趣的人都能投身研究。

  不止步于获奖,不神化获奖,从获奖中寻找激励和反思,这才是科研的真谛。只有坚持学问第一,才能让学者有学术理想,看淡获奖而体验学术创新的乐趣。功利地追逐奖项,结果只会破坏学术生态。我国本土学者要获得诺奖,必须有这样的学术环境。

  (来源:微信号“熊丙奇”,文章有删改。)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