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评
在限行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保持高度的敏感,不仅要立足于解决当下出现的诸多问题,比如市民出行难、交通违法行为增多等等,更要以科学的态度收集治堵、治霾等方面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破解,获得一些平时不可能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并形成可资借鉴的制度规定。
从今天开始至11月12日,北京市正式进入APEC时间,全市行政区域内道路将实行机动车单双号行驶。在此期间每天3时至24时,按车牌尾号单号单日行驶、双号双日行驶。
公允地讲,北京市此次宣布单双号限行,并不显得突兀,而是在此前经历了比较充分的政策铺垫。无论是调休放假,还是APEC预热,抑或是与周边地区实现交通联动,均是在不断释放相关信号,引发公众关注。可以说,与此前有的城市突然宣布汽车限购、从而引发民众抢购的极端做法相比,北京市的限行充分考虑了民众的承受能力,做到了事先的不断减压。
城市治理的一次“奢侈”尝试
不仅如此,发布限行通告的同时,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也同步发表《致首都市民的一封信》,以平等的姿态恳请市民对APEC期间单双号限行带来的不便予以理解和支持,并特别希望北京市民和以往历次重大活动时一样,表现出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相信这样的平等沟通,并援引此前成功先例的做法,深谙民众心理,最大程度地引发共鸣,消除歧见。
当然,从尾号轮换限行一下子跃升为单双号限行,民众出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尽管交通部门在限行期间加强了公交运力配备,其中,11月7日至11月12日还调休放假6天,但是,全市范围内的单双号限行,仍有可能对城市的正常运转产生一定影响。对此,公众出现一些不适应、甚至发出一些抱怨的声音,并非完全不能理解。
不过,不妨换一个视角看待北京的单双号限行。一个城市的公共治理关乎每一个市民,为什么一定要将公共政策与民众利益对立起来呢?一方面,单双号限行的主要旨归,固然是为了减轻雾霾、缓解拥堵,以保障APEC会议能够圆满举行;另一方面,却也可以将其视为城市治理的一次“奢侈”尝试,通过这样一次全民总动员式的全城行动,探索一下限行对于未来城市的意义与效果。
其一,在限行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保持高度的敏感,不仅要立足于解决当下出现的诸多问题,比如市民出行难、交通违法行为增多等等,更要以科学的态度收集治堵、治霾等方面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破解,获得一些平时不可能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并形成可资借鉴的制度规定。
此外,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北京未来必将承担更多的类似使命,如何在会议保障与市民便利之间寻求一种最佳状态,并不容易。有必要从寻求改善全市交通状况的高度出发,发现现有城市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针对性的施治办法,逐步完善。
扩大市民参与,实现良性互动
其二,管理者也应该进一步改变以往单向、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管理方式,扩大市民参与,与市民实现良性互动。市民的诉求可能是个人化的,但却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将市民意见纳入管理程序之中,不仅仅是一种便民之举,更是弥补管理漏洞、拾遗补阙的积极举措。同时,广泛地问计于民、公众参与,也会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抱怨和阻力。
每一次成功地举办重大活动,都离不开市民的主动参与,甚至是“不参与”,比如此次APEC会议,很多市民在紧急征集拼车。问题是,活动的成功除了市民的责任与奉献之外,还应该有更为精准、完善、人性化的政策设定。
每一次活动都不能止于应急,而是应该有所总结,有所收益,比如,以单双号限行为例,是不是可以在APEC会议之后,综合有关各方的信息、数据、难题等,形成相关的评估报告?限行对于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贡献如何?对于削减挥之不去的雾霾效果如何?这样的报告,必将对今后城市治理、大气治理的科学化有所助益。
城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项公共政策出台的背后,既有着民意与政府意志的对立,也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从本质上讲,若想避免对立,就应该摒弃习惯的简单化管制思路,充分考虑民众感受,不断扩大公众参与。譬如北京市此番单双号限行,大可强调这一举措中有关各方的合作而非对立的因素;要求政府部门公开、即时纠偏;鼓励公民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等等。
易言之,惟有将有关部门自上而下的限行通告与民众的主动参与融合起来,则这一次的限号方可有望收取积极的功效。而这,正是建设透明政府、法治政府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所在。
□胡印斌(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