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微博上的这场“诊脉验孕”擂台赛,不过是民间的自娱自乐,并没有破坏社会秩序,也没有挑战行政法规。其喧嚣有余,学术严肃性欠奉,注定是一场舆论泡沫。对此,行政部门没必要介入表态。
一段时间来,一场关于中医“诊脉验孕”的“擂台”颇为热闹。微博名人、北京积水潭烧伤科医师“烧伤超人阿宝”发起“中医脉诊验孕”挑战如果诊脉成功,愿出奖金5万并“终身不称中医为伪科学”。此后,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杨桢、成都中医吕即来相继应战。
到了11月5日,舆论风云突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约战毫无意义”。“个别人员发起‘脉诊验孕’只能表明对中医药学的了解不够,个别中医人员的应战也只能表明对中医药学的内涵把握不够。”
对此事,笔者有三点看法:
首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没有必要对此事表态。
国家成立中医药管理局,是负责行政管理,而微博上的这番“擂台挑战”,不过是民间的自娱自乐,并没有破坏社会秩序,也没有挑战行政法规。更重要的是,行政管理部门不等于最高学术权威,负责中医药行政管理,不等于可以对医生对中西药学的内涵把握程度下权威断语。
行政归位,自我约束公权力行使,是今日行政改革的当然之意。
其次,这个“擂台挑战”注定是一场舆论泡沫。
这个擂台能激发这番舆论热度,背后是持续百年的“反中医”社会浪潮。
1912年,北洋政府就有“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学校条例中,把中医挡在门外。为此,全国19个省市中医界组织了“医药救亡请愿团”。一番攻防,中医败阵。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卫生会议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医师公会会长余云岫甚至将此提高到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如不消灭中医,不但妨碍民族的繁息、民生的改良”,国际地位的“迁善”也无从谈起。“废止中医案”后,国医公会通电全国,游行集会、请愿罢市。
“文革”期间,大量老中医被批斗、迫害,很多中医古籍被当成“四旧”送进化浆池。直至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才给予了中医和西医同等的地位。
相比之前的每一波反中医浪潮,今天微博上的这场“诊脉验孕”擂台赛,怎么看都不过是一次舆论泡沫,是“反中医”思潮的延续,但喧嚣有余,学术严肃性欠奉。
再次,“擂台”即便完成,也不能改变什么。
要知道,怀孕诊断之争早有结论。现在,一名女性想知道是否怀孕,都是通过西医的B超、验尿方式,有几个去找中医看看是否“有喜”?在验孕上,西医早已大获全胜。
发起者真正想证明的是“中医能不能看病”,但是即便验脉失败,也不能证明或改变中医什么,因为这只是一两个医生,有各种偶然变数。中医存在了几千年,有自己独立的话语体系,阴阳、气、脏腑、藏象、经络等,这些中医概念都是西方体系中没有的。中医在历经那么多更为严峻的生死挑战后,仍然能够存活至今,自有其道理。
这次的挑战,不过是一场更为高级的微博式嘴仗而已。它最大的价值,是作为一场舆论娱乐,实现当事人炒作和大众舆论消费。行政部门有什么必要掺和呢?
□鹿鸣(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