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书评周刊·笔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3:书评周刊·笔谈
上一篇

文学的目的是使人离野兽更远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江河水》
作者:杜卫东 周新京
版本:东方出版社
2014年9月

  《大江东去》是笔者十年前完成的中篇报告文学,它真实记述了一座港口的改革历程,在《人民文学》刊发后随即被《新华文摘》转载。作为报告文学它是成功的,用小说的美学标准衡量,就有点干巴龇咧了。

  怎样把《大江东去》变成一部耐读的小说?我和新京为它设置了三条线,三线交错并行,力求把散落在生活中的珠子串联成一串精美的项链。完成这个设想的关键是讲好一个故事。很久以来流行一种说法:故事性一强,文学性就掉挡,这纯属瞎掰。雨果在《论司格特》一文中对书信体小说、叙述体小说的缺陷加以分析后,提出了戏剧式小说的概念,就是在小说中适当运用一些戏剧描绘的技巧。他认为小说不是别的,而是有时由于思想,有时由于心灵而超出了舞台比例的戏剧。亚里士多德讲悲剧的时候,也认为故事情节是第一位的,人物是第二位的。

  在讲述一个好故事时,我和新京特别注重两个问题:

  一是塑造人物。近年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各种文学思潮,在拓展了我们的审美空间时,有意无意把一些常识性问题遮蔽了,以至小说中要不要塑造人物也成了争论的话题。淡漠情节、虚化人物、关注自我、面对内心,成了一种很时尚的文学理念。固然,小说要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独特性和人的精神空间的无限可能性,但这和注重人物塑造并行不悖。一部小说,如果读后脑海中浮现不出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的审美价值就难以点赞。

  二是传递美好的人生态度。审美活动当然不等于对某种道德主张和观念的简单认同,但是说到底不能脱离一定的道德态度和选择。萨特在《为什么写作》一文中指出,文学的写作活动是文学主体对社会的一种介入。因此,作者在写作中不能伪装中立,而必须“在审美命令的深处觉察道德命令。”从《大江东去》到《江河水》,我们在揭示生活中的丑恶时,始终不忘追寻心灵中的阳光。因为无论文学观念如何变化,文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人离野兽更远!

  □杜卫东(《江河水》作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