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书评周刊·好书终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5:书评周刊·好书终评
上一篇  下一篇

新知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评委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我负责细读的书有三种,按我个人意见推荐的排序为:1.《看不见的森林》,2.《洛杉矶雾霾启示录》,3.《群体性孤独》。也就是说排在前面相对更优秀些,当然三部书都是非常棒的。

  三部书第一种讲人与自然关系,一个人如何观察林地里一小块地方一年四季的生态变化,相当于一部极具创新性的生态学教程(当然完全不是按教材的格式书写的)。第二种讲在过去的60年中洛杉矶这样的一座大城市如何与烟雾做持续的斗争,显然想启发如今的北京一类大城市如何对付雾霾。第三部讲述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时代人类社会如何步步虚化,个体和群体如何不可避免地生存于“人工自然”当中,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如人与机器的差异何在,在虚拟世界中个体如何避免孤独、如何能幸福地生存。三部书都有一定的现实指向,第一部涉及人如何亲近大自然,发现自然之美与精致,从而恢复古老的博物学传统。第二部反省工业文明,为现实世界遭遇的实际困境提供历史参考、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第三部则直面由A(atom,原子)到B(bit,比特)快速转变的社会进程中人类的诸多欣喜与困境。

  为何有上述排序呢?就我个人来看,第一部更优秀,想得更长远,体现了立足长远、迂回解决问题的智慧。表面上看它并不对应于解决现实的任何具体问题,但是与它们都有关系,因为许多现代性的毛病是人的欲望膨胀造成的、是人过度相信科技造成的、是错误的发展观造成的,在博物层面亲近大自然,有助于在进化的尺度重新思考我们是怎样的一个物种,我们应当如何学会适应、如何求得持久生存。

  而第二、第三部书,直入主题,直接讨论现实问题,智慧程度稍差些,创新不足,或者不是我最欣赏的。

  《看不见的森林》延续了怀特、梭罗、法布尔、利奥波德的传统又极富创新性,把传统的博物观察与进化论、生态学尝试结合,文学描写与知性阐发巧妙结合,正好提醒各阶层的人们:许多现代社会的顽疾与过度的人类中心论有关,与人们听不懂狼的哀号有关,与人不愿意尝试“像山那样思考”有关。此书给人的启示是,在忙碌中,我们可以适当慢下脚步,留意身边的自然世界,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她有多精致、有多美,她身体还好吗?如果她不好人类能好吗?此书写法上以小见大,极具启发性,相信会有许多读者开始像作者一样观察周围的世界。不懂科学的普通人能够在此观察中有收获吗?回答是肯定的,只要愿意观察,收获一定超出预期。比较而言,后两部书立意高度不够,对人之行为改变的启发性有限。

  后两者中,就写作水平而言,《洛杉矶雾霾启示录》要比《群体性孤独》强些,后者有时显得啰嗦。后者的确讨论了一个又一个现象,但新意不足,结论也不够明确,它所讨论的话题在短时期内也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而《洛杉矶雾霾启示录》相对好些。它以纪实的笔法把污染原因之探究和治污过程展示得非常具有戏剧性,其中科学家与政客的出招和表演让人深深体会到“有病乱投医”的状况,写作上处处有文献依据,有相当的说服力。这部书讲述的故事提醒中国的各路治霾专家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随便忽悠领导人。这部书的基本结论和暗示也是站得住脚的:城市污染与现代性、工业文明是连带的,人类不大可能只取好处而抛弃坏处,因而人类要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文明形态。洛杉矶的污染并非真的解决了,而是适当缓解了、转移了。

  在翻译上三部书都还不错,但也有小毛病,如《洛杉矶雾霾启示录》中将“接骨木”译成了“蓝草莓”,其实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科”的植物;将“干涸的土地”译成了“酷热的地形”。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