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眼下的制度中,老师也不能忽视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发展,更不能为分数扼杀学生的兴趣。
朋友的孩子读小学五年级,最近学校老师总是找她谈话,让她十分烦恼。
她的儿子现在11岁。 不要看年纪小,在家里却经常下厨煮饭,会炒十来个菜,包括回锅肉、麻婆豆腐等。最初,孩子炒菜是因为回家后饿,于是自己摸索着炒菜煮饭,没想到对炒菜一下子发生兴趣,之后就跟动画片里的厨师学炒菜。他已懂得把黄豆发泡,和佐料一起炒,然后再加豆腐,这样炒出来的麻婆豆腐特别香。
朋友现在下班回家,孩子早就把饭菜弄好了。这本是值得骄傲和羡慕的事——在这个年纪,有多少学生会煮饭炒菜做家务?朋友把孩子炒的菜拍下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晒,得到众多点赞的同时,麻烦也来了。老师找她谈话:你看看孩子的成绩,这次都没进前十,怎么还让她炒菜煮饭,这父母当得也太不合格了!
朋友很为难,她并不是要求孩子煮饭炒菜,而是孩子有兴趣,她对孩子的自立特别自豪,甚至想到今后送孩子上烹饪学院,当一个顶级大厨。可是现实却不允许,老师告诉她,学习是第一位的,成绩不好上不了好初中,孩子今后就没有出息,菜炒得再好,不如英语考得好。为此她特别烦恼。
不得不说,这所学校的老师并不合格。对于这样一名特长、爱好鲜明的学生,学校老师应该多鼓励才是。试想,在小学毕业时,这名同学能自己下厨炒几桌菜给同学庆祝毕业,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事实上,朋友的孩子正有这一“宏伟计划”,可惜这样一来就很难实现了。为了接下来的升学,朋友考虑要禁止孩子花时间炒菜。这显然不理智,我鼓励她要支持孩子。
不容否认,升学制度让中小学都关注分数,只有改革评价制度,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即便在眼下的制度中,老师也不能忽视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发展,更不能为分数扼杀学生的兴趣。对于朋友的孩子,说不定就是扼杀了一名美食大师的未来。推行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可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来源:微信公众号“熊丙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