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社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社科
下一篇

美国为什么能率先完成“页岩革命”

2015年01月3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页岩革命》
作者:(美)格雷戈里·祖克曼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11月
定价:49元

  靠坚持与拍脑袋启动的页岩革命

  页岩埋藏深,几乎一半是石英,而石英在自然界最硬物质中排名第四,天然气就封在它的一个个小孔洞中。

  第一个闯入禁区的乔治·米切尔纯属被逼无奈,他的几个大气田日渐枯竭,找不到新气田,他将破产,于是,他想到页岩层。

  作为第二代希腊移民,米切尔的成功之路充满艰辛,上世纪70年代,公司差点倒闭。

  米切尔不是最早使用“压裂”技术的人,但他最坚决。他卖掉经营数年的房地产项目,拼命借钱。所有人都觉得米切尔在发疯,“压裂”要使用昂贵的化合物,而天然气价格太低,好容易“压裂”一片坚硬的页岩,产出却很可怜,60%-90%的井第一年产量会迅速下降,你必须继续砸钱去“压裂”。

  凭着自己的倔强,米切尔一次次说服董事会,可代价是心脏病发作,他已是70多岁的老人,夫人又罹患老年痴呆症。

  米切尔的坚持激励了豪普特富勒,他突发奇想:页岩是横向堆叠而成,垂直钻探肯定吃力不讨好,为什么不试试平行钻探?

  所谓平行钻探,就是钻头倾斜,到地下时,钻杆与地面基本平行,这等于是从岩石的侧面切入,将其整层剥开,而不再是一个个去垂直“压裂”。豪普特富勒的冒险成功了,页岩层果然产出大量天然气。

  冒险家们差点死于金融危机

  但豪普特富勒运气不佳,他始终没找到大气田,太多死井,加上天然气价格下跌,他的公司倒在黎明前。

  米切尔马上捡起豪普特富勒的技术。平行钻探成本太高,米切尔已无力承担,为节约成本,工程师决定只用水“压裂”,替代昂贵的化合物,生产部负责人听到这个疯狂的主意时,说:这方法能行,我把我的学历证书吞下去。

  米切尔蒙对了。然而,市场明星却不是技术上率先突破的米切尔,而是麦克伦登和沃德,他们一个是富二代,一个来自贫民窟,爷爷和父亲均死于酗酒。采石油要先租地,这需要地产经纪人帮忙,二人靠此起家,继而合伙“自己干”。

  不断融资,不断买地,因熟练使用对冲基金等金融工具,麦克伦登和沃德一次次冒险成功。最后,风险大到连沃德也怕了,他退出公司,蛰居3年后,他突然想到:页岩中有天然气,是不是也有石油?这3年,恰好是麦克伦登最辉煌的时期,股票猛涨让他跨入超富俱乐部。但,金融危机来了。

  为保住公司,麦克伦登几乎崩溃,米切尔在卖掉了他的大气田后,发现身患癌症。沃德在页岩层找到了石油,可同样陷入财务危机,他突然得知,自己的儿子是吸毒者。

  感到绝望的还有苏基,他是阿拉伯移民,对石油一窍不通,他想当然觉得美国急需天然气,忽悠了一大笔投资建进口港,连美国财长保尔森都成了他的股东。直到股票暴跌,苏基才刚刚听说,世界上还有页岩气这种东西。

  又一次“大航海”,美国走在前面

  随着经济回暖,美国页岩气产量剧增,从能源严重稀缺变成了能源大国。

  麦克伦登最终被董事会扫地出门,沃德也突然下岗,朋友打电话给走投无路的苏基:没法进口天然气,就做出口呗。苏基第一念头是:这也太疯狂了。但没多久,满载液化天然气的船便驶出了苏基的港口,他为此又借了100亿美元新债。

  米切尔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时,他已不是天然气巨头,但所有在场者都起立为他鼓掌,94岁时,他与世界永别。

  时代翻过了惊心动魄的一页,历史改变了,而冒险家们的人生充满悲情。

  他们为什么要义无反顾?他们得到了什么?

  可以把这本《页岩革命》与彭慕兰的《大分流》对读,米切尔等绝非完人,他们粗暴、自私、贪婪、愚蠢,为了发财梦,他们放弃人生幸福,甚至不惜破坏环境,但他们就像大航海时代的船长们一样,勇敢、坚定、充满激情,在生死抉择面前,他们毫不犹豫地押上全部赌注——要么倾家荡产,要么一飞冲天。

  静态地看,东西方大分流前,彼此硬件条件相差甚微,哥伦布那几条破船远无法和郑和的超级舰队相提并论,可当野兔和家兔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时,结果真那么难以预料吗?所谓“企业家的才能”,不是在屋子里学出来的,而是在商场中一刀一枪搏出来的。

  太多国家有页岩气,这些国家又如此需要它,可没有主动的人,财富就只能沉睡在地下,倒是庙堂上冒出许多空谈家,高呼“页岩革命是骗局”“美国人在忽悠我们”,两相对比,只能无限唏嘘。

  □唐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