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书评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书评周刊·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新书快览

2015年03月2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大变局:对话中国热点问题》
作者:新京报 编
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年3月

  旧秩序消失,新规则萌生。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大变局。正是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催生出当下中国的“热时代”。

  为此,《大变局:对话中国热点问题》一书选择了他们——胡德平、周瑞金、傅高义、江平、刘仁文、冯骥才、贾平凹、厉以宁、李稻葵等一起围坐,对当下热议的诸多问题,如改革为什么总处于攻坚阶段,腐败的成因和反腐的效果及后续举措,冤假错案与法院公正判案,打文化大旗搞赚钱生意,雾霾与苍穹之下等等,试图用对谈廓清疑虑,用真实扫除迷雾,用探索求解问题。

  ■ 声音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里很核心的东西,现在政府的权限实在太大了。对于私权,“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公权,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我国长期以来的问题就是政府干涉过多,减少政府干预实际是改革一贯追求的目标。

  ——江平(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如果只谈文化产业,概念是成立的,但加上“化”就麻烦了,这个“化”不是名词,是动词。如果“化”的话,往往就把那些不能成为产业的文化,也变成产业了,说白了就是拿文化赚钱,或者误导人们只有能赚钱的文化才是有用的,那彻底地把文化的精神性、思想性、教化功能、对人的良性的影响的功能全抹去了。文化产业化的概念,是这些年里对文化的误导。

  ——冯骥才(著名作家,全国政协常委)

  进入新常态以后,宏观经济调控是不可缺少的。宏观经济调控一定要以微调、预调为主,不要动不动就大起大落、大升大降、大摇大摆,这是有害处的。最大的害处在哪里?就是养成了宏观调控依赖症,没有宏观调控就不行了,削弱了市场调节的作用。经济应该是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是毕竟是辅助性的。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