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短评/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短评/书情
下一篇

胶片时代的一曲挽歌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小孩与残影,观音山》
《正午月台》
《残椅与大海》
陈传兴摄影作品《月波水榭》
《银盐热》

作者:陈传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3月

  与其说《银盐热》是一本艺术评论集,不如划归入学院派的论文集。因为作者陈传兴师从法国电影符号学理论大师克里斯蒂安·麦茨、任教于台湾清华大学的学术背景,整本书横跨哲学、精神分析与影像论述等多个领域。和拗口的名字一样,内容也需反复阅读,勾连瓦尔特·本雅明、罗兰·巴特等多位理论大师的相关论述。

  “银盐”作为一种介质,狭义理解即为通过溴化银成像的传统相纸。“热”绝非指其火爆、受欢迎的程度,事实上,这本书更像是胶片时代的一曲挽歌。当人们开始使用数码相机的时候,也就逐渐抛弃底片、暗房等主导传统摄影的银盐时代。在本书台湾版本的设计中,封面以感温油墨印刷,用手触摸即变色,温度将决定读者所看到的影像。我想这才是“热”一词的直接表征。

  如麦克卢汉所宣称的“媒介即信息”,在抛弃银盐,转向数码时代之后,环绕在照片四周的神圣性也逐渐消失。在胶片出现伊始,摄影这一行为曾被认为能够摄人魂魄。19世纪时,甚至有几位精神治疗医生想用摄影拍下无意识或灵魂来观看不同的精神疾病。因相机的高昂价格,冲洗底片的漫长等待,拍照更像是一种仪式或私密对话。而手持相机或者摄像机的人,拥有着叙述和保留记忆的权力。

  而现在,每个人都拥有拍照设备——它的名字不再是相机,相机的先天律则规定已经彻底瓦解,人们不再能够用肯定的口吻说“这是一部相机”,或坚决否定地说“这不是一部相机”。每个人都可以以极低的成本拍摄和发布任何图像,向全世界人宣告——“这就是我的存在,我就是这些影像。”原本胶卷拍摄带来的那种时间性、那种想要做一种永恒的欲望,突然直接被打碎掉了。没有人再像留存家族记忆一般制作影集,照片变得无足轻重,因为它如此快速、易得,大量充斥在各种尺寸的显示屏上。

  在陈传兴看来,这意味着“灵光”的消失。传统照片发散的神秘氛围,被本雅明称为“光晕(aura)”,巴特则称之为“风态(l’ air)”,照片的本质是借着风态彰显出来。一张照片的灵魂,像是一束光亮的阴影伴随被拍摄物的躯体。巴特曾如此描述,“所有我母亲的照片,经过我一张张翻阅过,都有点像面具,一直到最后这一张;很突然地,所有面具皆消失了,只留存一道灵光,没年岁的但也没越出时间之外,因为我所看到的这风态是和其脸共存的,在其一生里每日伴着它”。

  这让我联想到一则关于谷歌地图的故事:一名青年惊讶地在谷歌街景中看到他逝世祖母的图像。因谷歌采集影像和发布的时间差,她的祖母成为数码时代的“幽灵”。这颇似暗房中的“显影”过程,迟滞的时间赋予了影像的灵光。时间是药剂,正如陈传兴这些大都写于世纪之交的文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再次显影,熠熠闪光。

  □书评人 阿布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