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利维耶·普里奥尔的《欲望的眩晕》是一本电影理论之外的“电影哲学”。这本书以随笔的形式,通过对电影的分析,并引用诸如柏拉图、斯宾诺莎、克尔凯郭尔、尼采、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将欲望的机理剖析得有趣且深刻。它分析欲望的对象、认可的欲望、模仿的欲望、欲望的疯狂、欲望的时间,最后进入欲望的极致——爱欲。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欲望?这本书告诉我们,某物之所以诱惑,是因为它出现在某种情境中。如《大开眼戒》中的妮可·基德曼,出场时美若雕塑,但在居家的场景中就显出庸俗:“我们所欲望的不是躯体,而是处在情境之中的躯体……我们所欲望的躯体不是纯粹的物质对象:纯粹的物质对象其实不在情境之中。关键是处在对应情境中的姿态,这才是欲望发生的地方”。
当这种“情境”变成“他人的欲望”时,我们的欲望就演化成好胜心。本书引述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的话来解释:“好胜心不是別的,正是我们内心产生的对某个事物的欲望,我们之所以对它有欲望,是因为我们想象到其他与我们相仿的人有着同样的欲望”。所以欲望的本质是“对欲望的欲望”,欲望引发我们好胜的动力,也带来无法实现的焦虑,它的强弱取决于我们的主观认知。
我们认为他人对某物的欲望越强烈,我们对该物的欲望就越焦灼。但我们拥有它后,却会觉得它并不十分值得在乎,此时旧有欲望退场,随即被新的欲望取代。如《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的小女孩,在获得了金券后,说出的却是“爸爸,我还想要一匹小马”。
电影是生活的放大与浓缩,让观众看到欲望之人的种种境遇,并意识到自己的相似体验。只要存在对他人的想象,就会始终因匮乏而产生欲望。本书结尾引用柏拉图《高尔吉亚篇》中苏格拉底和卡利克勒的分歧,告诉读者对待欲望的正确态度。苏格拉底坚信,我们可以一劳永逸地获得某物,然后无限地享受它;卡利克勒和《天使之翼》中的天使一样,认为人生的幸福恰恰在于放弃永恒,在于愿意承受变化和打击,在于爱上我们的境况和机遇。卡利克勒是对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注满的桶,它能让我们在满足与渴求的张力之间,去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人生。
□书评人 鹿鸣之什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