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上一篇  下一篇

那些无言的离别忧伤

2015年04月1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那些无言的离别忧伤》

  作者:柯裕棻 主编

  版本:九州出版社 2015年1月

  《那些无言的离别忧伤》(以下简称《忧伤》)选辑台湾文坛2013年度刊出的散文佳作56篇,除杨绛、毕飞宇等少数几位大陆作者之外,其余均为台湾作家作品,可以说是对新近台湾文学一次微缩的集中展示。其中不乏一些在台湾文坛已经响亮的名字,但更多则是我被文章打动后才知晓的陌生面孔。

  56篇散文从亲情体察到年少追忆,到职业写实,到自然万物,涉及世间百态,时间跨度可达百年。类似的生活经验人人不缺,但众人只当是琐碎寻常,这些作者却通过文字的准星,在写作的专注当中让素材透露出深意。《寂寞不死》(李秉朔)写老年人的孤独,他们在失眠之夜,将无处寄托的情感交付给借倾听之名推销药品的电台主持人,药物毁了身体,却无法填补心中空白。“凶恶的孤单袭来,漫天神佛来不及解围”,这悲怀之笔将生命晚年遭遇的冷落写得感人肺腑。

  《聊斋》(房慧真)写你我每天也会经历的写字楼生活,这篇千字出头的小品,遣词造句精准而生动,仿佛字里行间有小铃铛在清脆作响,句句摇动我心。最准确的描述,也许比深刻的哲理更能达致对事物的完全理解。《忧伤》里面有不少作者,都像这样擅长调遣文字,经他们笔下组合,方块字阵便逼真传神、诗趣盎然。书中辟有“日常”板块,收录对生活片段和细小感悟的细腻描写,这真是太“奢侈”了,在这个匆忙的世间,他们记录点滴以磨炼文字,像每日练习素描写生以不废画功。

  散文特别能见出一个人的心性,像一把标尺,测出写作者内心的深广维度。《带猫渡红海》(朱天文)我反复读了三遍,作者的文字功力自不必说,而当我将此文从新鲜读到熟悉,我还是没有读厌。因为我见到作者的一颗赤子之心,她出于悲悯,喜怒哀乐比谁都丰富;但即使面对恶意,她都不去刺伤任何人。文章如此还能更好吗?我想象不出了。

  最后别忘了《忧伤》的编者柯裕棻,她也是一位优秀的台湾作家。她为这本书写作的编序本身就是一篇好文章,深入探讨了书写的意义,就当它是一部大片加送的“彩蛋”吧。

  □书评人 叶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