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新食品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9:新食品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当我们谈“隐性饥饿”时 谈谈“制度性饥饿”

2015年05月19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一周食谈

  上周,食评君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参加了一场高大上的国际研讨会,主题是“新常态经济增长下的农业发展,食物安全和营养状况”,来自全球的学者就该主题各抒己见。不过,食评君最关注的是来自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的数据。他说,中国有1200万贫困儿童存在严重营养问题。贫困地区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比率是20%,4岁儿童的记忆力,只相当于城里儿童的20%。

  数据令人震惊。既然本周刊关注吃的问题,食评君也来说说孩子的饥饿问题。

  现在有一个时髦的概念叫“隐性饥饿”,意思是一些小胖墩们看似营养充足,但由于营养不平衡或某些微量元素缺乏,身体实际上存在隐蔽的营养需求。

  不过,在食评君看来,隐性饥饿不过是营养不均衡的一个噱头式表达。事实上,制度性饥饿才是中国1200万贫困儿童货真价实的饥饿根源。

  卢迈的数据勾起了食评君对早年饥饿的记忆。食评君在小学和初中就读于西部某山区学校,那是90年代中期,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寄宿,直到初三毕业,每年三百天,每顿都是一碗玉米粥。于是,饥饿和抵抗饥饿的记忆深深地烙进了那段成长时光。

  现在反思,其实那时农村家庭普遍并不缺粮、油食物。但在落后的农村教育市场,存在一种强大的制度惯性,家长、学校管理者、教育主管部门似乎并没有人意识到这碗玉米粥会带给正在成长的孩子严重的饥饿。因为之前很多年,一代代学生都是这么成长的。

  在食评君看来,这就是一种制度性饥饿。学校只有一口可以同时煮上百人稀粥的大铁锅,即使家庭可以提供白米细面和蔬菜,也没有器具烹煮。于是,这口大铁锅就一代代地给学生煮玉米粥。

  转眼20年过去了,卢迈的数据和不久前《工人日报》报道的一份《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揭开了令人震惊的现实,20年前食评君遭遇的制度性饥饿,其实在贫困农村并无太大改观。

  上述报告由公益组织歌路营走访贫困地区近百所学校完成。报告称,中国目前3000多万寄宿学生,平均身高比同龄孩子少6厘米至10厘米,体重少3公斤至9公斤。

  看到报告披露的寄宿学生住宿、饮食照片,那些油漆斑驳的搪瓷缸饭碗恍若就在20年前。

  报告显示,学校对政府提供的3元饮食补助怎么花不明所以,使用机械,比如“买了蛋奶,但农村孩子不爱吃,最后都浪费了”。而被问到哪些营养成分孩子最需要,哪些食物含有钙、铁、锌、维生素等时,老师们直言,“完全不懂,如果还考虑这些,就更不知怎么配餐了。”不少校长表示,没有意识到营养搭配对孩子的重要性,只要学生吃饱就行。

  正如食评君读书时那口校长多年不知道怎么改进的大铁锅一样,怎么改进校长对营养的认知和重视,其实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制度问题。正如报告建议,加强农村教师的营养教育和培训,使老师重视学生营养问题。

  在食评君看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确立更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督促校长们去学习“钙铁锌维”。农村校长都是当地的知识精英,在资讯传播发达的今天,一点不懂“钙铁锌维”不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杨万国(新京报《新食品》周刊主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