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堂】
“520”这个节日是如何包装起来,好显得正当、富有吸引力又不过于有意义而让人感到沉重?答案很简单:歌颂爱情。爱情所代言的一对一亲密关系是纾解寂寞最常用的方式,另外爱情的含义模糊而私人化,对其的赞美往往无需也无法进行严肃的价值与主义论证。
年轻的男生抱着玫瑰花和玩具熊走在街上,情侣相约去哪家不错的餐馆吃晚饭或者看上一场电影,微信群里红包飞来飞去但总量守恒,朋友圈里的节日祝福都配上一句爱情箴言,电商也问你“还不结婚在等什么”……今天是情人节、白色情人节、七夕、元宵节、圣诞节还是春节?哦都不是,今天是“520”。
又说“520”是“表白日”,为什么要等这天表白?仅仅因为日期“520”与“我爱你”谐音,最佳表白时间是下午13点14分,谐音扩展为“我爱你一生一世”?
把520变成“表白日”的逻辑怪诞得甚至无法用“牵强”来形容,这一天既不是发生过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无关任何浪漫传说,连春分夏至星启月圆之类的供联想的自然现象都没有,那么对这个节日之所以被“创造”出来最善意的理解也只能是“让相爱的人有一个机会可以说出自己的爱意”。这个理由放在二三十年以前或许还说得通,但放在今时今日难免给人一种“装”的感觉——在牵手亲吻之前可能只需要几顿饭、几条微信甚至什么也不需要的今天,没有几个人会百转千回地等待某个特别的日子表达按捺已久的爱意——何况若真是如此慎重的爱意,挑一个谐音日来表达也显得南辕北辙。
不过看看人们在这天的表现,又会觉得“520”的横空出世是情理之中:各自忙碌的情侣需要多一个理由好好坐下来吃顿饭、商家想要多一个机会促销卖情侣婚庆产品、微信群友需要多一个机会集体抢红包发红包让群里再热闹一把。社交、消费、亲密关系,本来就是单调重复的城市生活里最基本的安慰剂,人们永远不会嫌太多。
“520”可以说是一个“寂寞节”,是供人们安放自己的寂寞而生的。然而,多设一个庸常的节日好进行更多庸常的消遣,无法真正治疗人们的寂寞病和无聊症,恐怕还会多增加一些空虚的伤感,就像吃再多零食也不会有健康的身体而只会脂厚肌薄。
如果再往深看一层,这个节日是如何包装起来,好显得正当、富有吸引力又不过于有意义而让人感到沉重?答案很简单:歌颂爱情。爱情所代言的一对一亲密关系是纾解寂寞最常用的方式,它对既有的社会建构和价值观没有挑战、反而有巩固作用,在文化中长期被神圣化,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另外爱情的含义模糊而私人化,对其的赞美往往无需也无法进行严肃的价值与主义论证,便于被设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5月20日,对爱情的歌颂以“表白”的方式展现,表白又与送礼、晚餐、浪漫、结婚、期待一生一世捆绑。
只是这一次的包装难免太粗糙了一些,以谐音之名强说这天是爱情的象征,让人难以装作看不到它的寂寞本质。于是许多人开始捅破窗户纸,用各种方式反转这种简单粗暴的浪漫爱崇拜。有人推荐“520”观影《革命之路》、《消失的爱人》,举证“婚姻就像一座围城”;有人搞了“谢前男友不杀之恩”的活动,提醒亲密关系暴力的存在;还有人说“520农历四月初三,是潘金莲毒死武大郎的日子”。还有人只是简单在说——“火锅券到期的日子,好心疼”、“南京大学校庆日,又该发餐券了”、“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似乎任何一项都比用谐音宣誓爱情更具体。
□赵思乐(专栏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