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书情/短书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书情/短书评
上一篇

书情/短书评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智慧社会》

  作者:阿莱克斯·彭特兰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年4月

  这是一本关于近两年很火热的概念“大数据”的书,围绕着MIT人类动力实验室主任、“可穿戴设备之父”阿莱克斯·彭特兰提出的社会物理学展开。大数据目睹了人们实际上做了什么,而不是听他们说自己做了什么,所以大数据的研究可以在不知道任何具体信息内容的情况下,只通过研究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交换模式而获得惊人的生产力提升,进而在更长远的视野中提高集体智慧、促进智慧社会形成。

  《如何创作科幻小说与奇幻小说》

  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

  版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5年4月

  刘慈欣的出现让整个中国科幻界为之一振,然而,对于成熟的英语世界的科幻与奇幻文学来说,中国的科幻界才刚刚学会直立行走,新一代科幻文学作者仍需要在思路和写法等方法论上参照前人。这是一本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的科幻小说写作教程,作者卡德是看着“阿西莫夫们”的小说成长起来的一代。在本书中,他号召大家破除科幻原教旨主义,鼓励实验性科幻写作,别浪费任何有价值的科幻点子。

  《一公分:刘小东日记》

  作者:刘小东

  版本: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5年5月

  这是刘小东十年来的绘画笔记,记下了金门海边无名酒馆的黑社会,也记下了三峡库区拆迁过程中意外身亡的农民工,这些文字反映了画家的创作过程和心理状态,亦是一种“艺术痕迹”,可视为刘小东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解读材料,是个人对于时代的承担、抵抗和表达。书名之所以叫“一公分”,是因2013年刘小东曾游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画了一批画,每张画都由两块画布组成,中间是一公分的距离,暗示无法愈合的巴以关系。

  《1776:美国的诞生》

  作者:戴维·麦卡洛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5年4月

  1776年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关键一年,麦卡洛在众多的史料中挖掘背后的故事,对华盛顿率领美军和英军战斗的历史给出与众不同的描述,在华盛顿取得的两场大捷之中,作者巧妙地捕捉到了引导美国走向独立和强大的“1776精神”。《纽约时报》称“无论你是‘历史宅’还是中学开始就翘掉历史课的‘坏小子’,它都会令你爱不释手。”如果与麦卡洛另一部作品《约翰·亚当斯传》比照阅读,乔治·华盛顿的人物形象便更加丰满,命运也更显跌宕起伏。

  《长物》

  作者:柯律格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5月

  晚明时期,品类繁多的“物”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过去所不曾享有的重要角色,关于物的分类、使用、品评,以及对它们所感到的不安或褒贬,成为晚明士人关注的话题。《长物》以《长物志》一书为例,从物品视角切入艺术史,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等,考察它们如何被鉴赏、使用,如何成为被消费的商品,以怎样的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它们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意涵,还原了晚明文化消费的现场。

  《汤姆斯河》

  作者:丹·费金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5月

  1952年,世界三大化工巨头——汽巴、嘉基和山德士——来到汤姆斯河镇,成为当地最大的私人雇主,也使小镇发展成全美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汤姆斯河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镇上儿童癌症发病率显著升高,公众健康成了焦点。书中详细考察了现代流行病学的发展历程,追溯了化工企业一百多年来如何疯狂地进行全球扩张,对政府、媒体、环保组织、汤姆斯河镇的受害家庭以及事件处理漫长历程的调查和回顾,不仅极具科学性,而且颇有故事性。

  《灰鸽试飞》

  作者:也斯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4月

  这是一部年轻的文集,因为结集了也斯16—21岁的散文80余篇;这也是一部年老的文集,最早成书于1972年,台湾版《灰鸽早晨的话》已绝版数十年,也斯未被年轻人的矫揉和愤怒所羁绊,文字中有难得的冷峻与清醒。也斯文化视域广阔,文艺品位超前,香港作家叶辉与黄宝莲在书的最后谈到也斯作为同辈的先行者,对于他们那一代人的影响甚为深远。2013年,也斯离世,灰鸽走了,我们有幸透过这本书看见灰鸽飞过的香港天空。

  《留学北京》

  作者:吴芳思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5月

  跟工人学制造火车头,随农民学插秧和捆白菜,每周六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体育课必修推铅球和扔手榴弹……1975年,吴芳思与另外八名英国学生一起到北京留学,他们亲历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也目睹了1976年清明悼念周恩来活动等一系列事件。多年后,吴芳思将她的留学经历写成本书,通过外来者的眼睛,用细腻鲜活的笔触,生动记录了中国那一段独特历史,以真实、具体的人物及事件,再现了特定年代不同地域的社会与文化差异。

  《新闻的骚动》

  作者:阿兰·德波顿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6月

  英伦才子德波顿知识太杂了,从爱情到旅行到无神论,说得头头是道无法辩驳,今儿终于写到了新闻,他用招牌式的机敏和智慧探索了我们与“新闻”的关系。在德波顿看来,新闻机构过于潜心收集资讯,以至于忘了其真正使命乃是让大众受益于资讯。现在很多的新闻,无论是八卦新闻,还是政治新闻,都把很琐碎的事情放得太大,我们看不到一个树林,甚至看不到一棵树,只看到树里一个小小的片段,迷失在信息里。

  本版撰文整理/新京报记者 黄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