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下一篇

满目《琳琅》,博物馆里的无限可能

2015年07月0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琳琅》

作者:上海博物馆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4月

  无论怎样努力,博物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多少有点像是一个敬而远之的存在。面对博物馆里的众多奇珍异宝,却不知道哪些藏品最值得一看;而对那些看上去观赏性有限的展品,却又难以得知文物背后的历史意义和难以显见的价值。虽然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如电子讲解器),可以帮助我们最为直观、高效和方便地了解文物,但是就算我们在博物馆流连忘返上四五个小时,也依然无法全面地了解钢化玻璃后那些历经千年的器物中所隐含的历史意义。尤其是每一大类的文物,其背后又都有各自的脉络和系统,单凭对数件文物的仔细讲解,也难以管窥全豹。

  面对着这些诸多的客观因素,《琳琅:上海博物馆藏珍品导览》则在最大程度上弥合了观者与专业之间的知识鸿沟。一方面,本书近400幅精美的图片,可以直观地带领我们一探上海博物馆最为核心的珍贵藏品,正文和图片边上的讲解更是细致地展现了每一件藏品与同类器物相比较的独特之处。另一方面,本书在展示每一类藏品时,还不厌其烦地向读者介绍观赏此类文物的重点和要诀——作为读者或是参观者,他们再也不是被动和单一地被告知每一方印章、每一轴书法、每一尊造像的客观信息,《琳琅》里简明扼要地传授的那些观赏文物的面向和要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自主地对文物进行判断、解读和鉴赏。

  《琳琅》最有趣、也最值得赞赏的地方在于,它并不简简单单是一本重点文物的图解或是资料汇编,《琳琅》中的大部分章节都由专家主笔,这些篇什无意对某一样或某几样器物大书特书,相反他们都旨在深入浅出地系统展现各自文物类别的历史、传承、演变与割裂,虽然专业,但阅读起来却丝毫没有学术论文那般的佶屈聱牙。这类综述型的讲解,帮观者构建了一个高屋建瓴的框架,读毕这些章节再回头去品鉴那些文物,读者自己就会开始为藏品的价值、特点、历史意义进行“定位”。如《中国历代玺印篆刻》一节,撰者孙慰祖以朝代更迭为主轴,以功能、形制和地域特点为纲,再辅以对篆刻风貌和文字风格言简意赅的提点,不到20页间就将印章学的历史脉络、风格变迁和观赏要点一一道尽,在对上博所藏印刻有了大致了解的同时,甚至还能举一反三,开始形成一些基本的框架概念去赏玩和品鉴其他博物馆的印刻藏品。

  值得一提的是,《琳琅》中的《中国明清家具》一节,作为国内第一个开设“古典家具专题陈列”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囊括了中国明代家具最为重要的两位藏家王世襄和陈梦家的大部分私藏。在由于器物本身的物用功能而经历了长期的被忽视之后,古人日常起居之中的工心匠艺被20世纪之后的人们重新认识,明代家具的简约、实用、美观和合理的设计被今人认为是融合了美观与实用的集大成之作。而这些,我们也只有在上海博物馆中才有机会看到。

  《琳琅》对于那些对博物馆心向往之但又心存畏惧的人来说,无疑开启了无限的可能性。人们再也无需在冗长而又艰深的专业讲解之后,似是而非地、履行义务般地点头称道。而对于其他博物馆来说,它们长年苦于无法激起参观者的历史参与感和热情,而《琳琅》中所体现地提纲挈领的脉络梳理与简洁直白的专业普及,也同样会对它们产生示范性的启迪作用。

  □书评人 伯樵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