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上一篇  下一篇

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没落编辑的葬仪之途

  《似是都柏林》

  作者:恩里克·比拉-马塔斯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5月

  西班牙作家马塔斯的小说充满文人气质,近期引进的三部作品均体现出文学指涉与玄思独白相结合的特点。这三本书创作跨度长达十余年,从轻快显明到深沉哲理,马塔斯用小说探针拨动文人内心,观看他们如何用文学帮助自己活着。

  《似是都柏林》讲述了退休的文学编辑里瓦因为一场梦的引发,邀请三位作家朋友在布鲁姆日去都柏林,为谷登堡时代的衰落奏响一曲挽歌。这本书模仿《尤利西斯》的体例,写出他们在都柏林游历的经过。

  里瓦在现实中是个颓废的宅男,和妻子关系紧张,为赚钱出版廉价的哥特小说,哀叹文学的衰落和好作家的难觅。现实和他头脑中不时闪现出的文学典故融为一体,让他用文学抵御失意。“这么多年来,他不仅把阅读看成编辑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把它当成了自己生存于世的方式:阅读成了一种工具,帮助他用文学一段一段地诠释他的日常生活”。里瓦将生活看成一部大书,从这部书中提取日常经验,将它放在文学世界中进行验证。

  现实对里瓦而言是虚幻的,只有文学才是真切可感的存在。因此当数字化取代文字写作,电脑取代印刷时,里瓦才如此痛心。内心的现实被活生生地剥离,里瓦感到手足无措,迫切想回到文学中寻求慰藉。

  一部小说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都柏林每一处街道、酒吧、墓地、桥梁、店铺,都因为《尤利西斯》的“转写”而变得不同,又因为《似是都柏林》的重现而添上一层致敬的味道。里瓦在都柏林从乔伊斯走向贝克特,从谷登堡走到谷歌,从神圣的存在走向了失去上帝庇护的灰暗时代,哀叹谷登堡时代的衰落也是哀叹自身志业的不存,哀叹精神家园的失去。

  马塔斯的这三部长篇都关乎隔离于现实之外的人如何协调文学世界与自身处境的关系,将生活当成一本书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它翻页、面对真实才能继续活着。里瓦在都柏林寻找着“顿悟”的瞬间,最后他找到了吗?“此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要贴紧地面才能感到自己还存活着。他不在乎自己变老,日子过得一塌糊涂,或是面临各种终点;毕竟,这一场闹剧让他明白了,尽管众所周知人类是如此无力,他们在世界上留下的痕迹是如此空洞,为什么终究还是会有少数得天独厚的瞬间值得人们珍藏”。

  □书评人 鹿鸣之什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