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下一篇

当我们阅读时 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5年08月0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
作者:彼得·门德尔桑德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年5月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的作者彼得·门德尔桑德是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师,他的设计被《华尔街日报》形容是“当代小说封面中最具辨识度与代表性的设计”。本书由他亲自操刀,封面是黑底金色衬着透明钥匙孔,仿佛是通往阅读的密道,打开它,就开启了阅读之谜的密码锁。

  阅读时,我们更多注意到文字带来的“能指”,从文字中探索文本提供的信息;这本书则提醒我们观察阅读活动本身的“所指”,让我们从无数次阅读经验中暂时脱离,思考我们究竟如何与文字互动,并将这些互动用图画展现出来。读者会看到,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提到“一股白色的蒸汽覆盖了小说第一章第一段的第一部分”,本书就将这个开头笼罩上一层火车的烟雾。《荒凉山庄》的开头描绘了伦敦的雾气,本书就用一页的篇幅展现出文字被雾气渐渐笼罩、从看不清到消失的全过程,因为这就是读者在阅读时可能不自觉产生的想象。

  安娜·卡列尼娜究竟长什么样?抛开如凯拉·奈特莉或苏菲·玛索版本的电影,仅根据作者的描述,读者并不容易拼出完整的图像(门德尔桑德还提供了一版警方绘制的图画)。读者印象最深的可能是他们身体的某几处特征(作者告诉我们这叫“提喻”)、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但这已经完全能够让我们爱上这些人物。作者不需要具象式地呈现每一处细节(太多的画面反而会阻滞读者的想象,卡夫卡极力反对《变形记》的封面用一只虫子,就是害怕封面的虫子会干扰读者),《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外貌、安娜对卡列宁耳朵的感觉、《变形记》里格里高利房间的模样、《到灯塔去》里莉莉·布丽斯科的画作等,都是叠加作者主观的感受,目的是为了表现更多更深的东西,它们不需要巨细靡遗地呈现,相比人物的外貌,作者更着意刻画人物的行为和心理,通过情节让读者形成一些概念,就能使读者产生认同与共鸣。

  我们在阅读时对人物的理解,对场景的想象,和我们的个人经验密不可分,阅读既是创造,更是对我们已有经验的发掘与重现。读者并非不想看到喜爱作品的影像化展示,但读者永远不会完全满意于任何版本,阅读的魅力在于似有若无、由内而外地呈现、塑造出读者心目中的阅读图景,这就是让每本书开启一个新的世界美好体验。

  □书评人 李涵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