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特别报道
上一篇

沈爽 战斗到只剩一颗子弹

2015年08月30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云蒙山抗日斗争纪念碑,碑文刻有沈爽生平事迹。

  人物档案

  沈爽(1896—1942)

  字子儒,满族,吉林省双城县镶黄五屯人。九一八事变后弃笔从戎,化名白涤非,组建起1000余人的抗日自卫军,自任司令。1933年,奉党指示转移到北平。“七七”事变后,任国民抗日军参谋。同年12月,国民抗日军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任参谋。1940年夏,调到中共平北地委做敌工工作。1941年11月,任丰滦密抗日联合县县长。1942年4月8日,在震惊平北的“臭水坑惨案”中壮烈牺牲,时年46岁。

  位于密云和怀柔交界的云蒙山风景秀丽,在这旖旎之中有个黄花顶。这个被称为“北京狼牙山”的地方耸立着一座抗日斗争纪念碑,纪念硝烟年代为国捐躯的英烈们,时任丰滦密联合县县长的沈爽就是其中之一。

  1942年4月,被日伪军包围的30名八路军战士、干部,血战后全部壮烈牺牲。沈爽一直打到只剩一颗子弹,自戕报国,年仅46岁。

  “战死可以,投降不成!”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在公立小学任教的沈爽再也无法安心教书。他辞掉教职,化名白涤非,拉起了一支1000余人的抗日自卫军,活跃在黑龙江双城县东西部地区,开展游击活动,攻打伪警察所,袭击日军巡逻队,打击铁杆汉奸,给日伪统治造成很大威胁。

  日伪多次“清剿”不成,便以高官厚禄诱降。“让鬼子见他的鬼去吧。”沈爽闻之笑称。

  沈爽的一些家人却心动了。一天,他的四叔来劝他归顺。沈爽自小非常尊敬四叔,但这次却直斥四叔老糊涂。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咱是中国人,绝不能当亡国奴。侄儿抗日是为国尽忠,战死可以,投降不成!”

  四叔又以“归顺了就能当县长、见好就收”再劝,沈爽大怒,拂袖而起,斥道:“要当汉奸县长你去当,我不稀罕!”从此叔侄决裂。

  策反敌伪

  1940年7月,沈爽来到丰滦密联合县做敌后工作,他注重对伪军、伪组织的瓦解。

  当年年底,沈爽了解到密云县伪警备大队有个中队长叫张博,穷苦出身,他的部队很少祸害百姓,便约其见面。见面后,张博方知眼前人是八路军,很紧张。没想到沈爽开口就肯定他不与鬼子汉奸一道祸害老百姓,是个有良心的人,接着表明此来只是谈谈心,交个朋友。疑虑消除后,二人谈了很久。

  沈爽对其晓以大义,从此二人成为朋友。张博向沈爽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并在他进出县城时提供掩护。一段时间后,沈爽觉得条件成熟,便劝说张博弃暗投明。

  1941年8月,张博率本中队70余人借跟随日军“扫荡”之机,携两挺机关枪、数十支步枪战场起义,加入八路军10团。

  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

  1941年11月,沈爽被任命为丰滦密抗日联合县县长,上任后正赶上日伪军对该地进行两月余的“万人大扫荡”。日伪施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制造了方圆200余里的丰滦密无人区,使根据地抗日战争局面空前严酷。为稳定民心,沈爽要求干部县不离县,区不离区,村不离村。

  1942年3月底,沈爽率县政府和10团团部隐蔽在黄花顶山下的臭水坑,由于居住日久,被敌人发现。4月8日,1000余名日伪军突然包围臭水坑。听到报警枪声,沈爽立即命令将机密文件埋掉,然后指挥突围。但敌人太多,封住了所有出口,他们只能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东沟的东北角,被悬崖拦住。

  沈爽和警卫员背靠背对敌射击,一直打到只剩一颗子弹。沈爽让警卫员突围:“出去告诉同志们,多大困难也要坚守住我们的根据地。”然后枪顶头部扣动扳机,饮弹自戕。

  残忍的敌人将他的头颅割下,悬挂在大水峪据点示众。敌人撤走后,10团团长王亢率战士埋葬了沈爽和其他烈士。1944年5月,中共丰滦密县委、县政府在臭水坑修建了烈士纪念碑。2007年,密云县委、县政府新建云蒙山抗日斗争纪念碑,刻有“白道峪伏击战”和沈爽生平事迹的碑文。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野

  资料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